容。
且自胡惟庸就任右相以降,愈发多之淮西勋贵,常往胡惟庸府邸奔走。
李善长问胡惟庸曰:“惟庸,汝莫非有何事瞒吾?”
胡惟庸展颜笑道:“李公多虑矣,岂会瞒公。不过一心为公,除此并无他事。”
李善长阅人无数,见胡惟庸如此,知其必有隐情。然彼时情形微妙,李善长亦未加逼问,只微微颔首,目光若有所思。
李善长道:“汝与陆仲亨交厚,可知雁门战事如今境况若何?”
胡惟庸答曰:“初时,北元军仅小规模劫掠滋扰,后渐趋频繁,今则己大举进犯矣。”
李善长心觉有异,遂问:“此军情缘何迁延至此方来奏报?若早闻之,使北平徐达策应威慑,何至于此?”
胡惟庸道:“军情变幻莫测,往时小规模滋扰,何需惊动陛下。”
李善长暗自心惊,忖度胡惟庸恐己多有独断专行之举,且或瞒着朱元璋行事!
朱元璋何许人也?天生帝王之才。于朱元璋跟前弄手段,胡惟庸莫非是活腻了?
李善长与胡惟庸不咸不淡叙谈片刻,便送胡惟庸出府。
旋即,吩咐管事:“日后朝中重臣来府拜会,能推则推。”
李善长此举,令诸多淮西官员觉出异样,皆往问胡惟庸。
胡惟庸亦猜度李善长或有所知,却不以为意,嘱淮西官员照旧行事。
皇宫之内,朱元璋于御书房批阅奏章,二虎前来奏报朝中官员动静。
朱元璋闻二虎所奏,搁笔而言:“这李善长倒算聪明,然此时欲置身事外,恐为时己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