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生疑窦,猜不透此中深意。
或私议:“太子素居东宫,此次北巡,是皇上旨意,还是另有他图?”
亦有人忖度:“北地不比京师,诸事复杂,太子此举,莫非别有谋划?”
李善长心思敏锐,暗自猜出了几分朱标北巡之意。
他寻得胡惟庸,屏退左右,低声告诫道:“太子此番北巡,其中或有深意。你近来行事,须得低调些,莫要招惹事端,以免授人以柄。”
胡惟庸微微一怔,旋即点头称是:“恩师所言极是,我自当收敛。”
胡惟庸心思通透,深知朱标离京后,朝中便少有人能劝住朱元璋。
若还似先前那般口无遮拦,恐命不久矣。
当下暗自警醒,行事言语愈发谨慎。
马皇后素有劝服朱元璋之能,然其身处后宫,诸多朝堂之事,难以及时谏劝。
朱标北巡,携常贞同行。二虎与诸多都卫司成员亦在随行之列,此外,常遇春率一支御林军扈从。
有常遇春随侍,朱标安危可保无虞。
一路之上,朱标留意体察民情,虽不乏虚应之态,然诸多端倪亦能察之。
北元不知怎生得悉大明太子北巡之讯,遂欲谋划一场刺杀。
然念及有常遇春护驾,顿时底气锐减。
朱标依计至山东地界,车仗安顿停当,便有孔氏族人前来迎候。
相较朱元璋,士林更喜朱标,皆言朱标具明君之相。
山东士族于朱标,礼遇备至,颂德歌功。
朱标亦回以和颜,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
又数日,朱标往访陈园论政,深知陈园难处。陈园于山东,能至此境,己然极难。
数日后,朱标一行人自登州港登船,往辽东而去。
常孤雏遣蓝玉前往接应,于金州旅顺口,蓝玉早领军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