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自觉无趣,借故离开府衙。
来自福建的数士卒闻他人之事后,暗自庆幸未去寻欢作乐。李文忠与沐英早有叮嘱,至辽东,须守规矩!
士卒甲道:“沐帅所言不虚,这辽侯果有威严。”
士卒乙道:“咱还是好生学着,那等事回福建再说。性命攸关呐。”
江浙地区之都指挥使接得辽东书函,脸色铁青,骂道:“妈的!这孤雏小儿竟不给面子?”
随从劝道:“将军,慎言呐,那辽侯可招惹不得。”
此人便是陈桓,其对常孤雏颇为不服,更多是妒意。他早随朱元璋打天下,成就却不及这黄毛小儿!
自调至江浙地区后,陈桓攀附胡惟庸,于此地混得风生水起。诸多之人皆卖他几分面子。
陈桓惧常遇春,然觉常孤雏不过义子,不配如此。自忖若自己去辽东,亦能有所成。
陈桓修书于胡惟庸,嘱其借此事弹劾常孤雏,称学习治倭乃为国家大计,常孤雏此举实不顾大局。
早朝之上,胡惟庸出列,拱手奏道:“陛下,臣有本奏。今辽东之事,常孤雏处置有失妥当。学习治倭关乎国家大计,然其行事不顾大局,举措乖张,实于国事有碍,望陛下明察!”
朱元璋沉声道:“卿且细细道来,这常孤雏究竟如何行事不顾大局?”
胡惟庸躬身,娓娓道来:“陛下,外地士卒奉命前往辽东学习治倭之策。然那常孤雏,竟因些许细故,对士卒施以重罚。不仅游街通报,使其颜面尽失,还发函至各指挥所,令其上级亲赴辽东领人。
如此行径,实是让众士卒心生畏惧,士气受挫,恐于治倭大计有碍啊。”
朱元璋面色遽然转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