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将其处死,以正国法,儆效尤!”
不多时,那几个被收买的御史便人头落地。
胡惟庸见此情形,心中虽有几分忐忑,但见朱元璋并未将矛头指向自己,不禁心怀侥幸,暗自思忖:“看来陛下并未察觉我之谋划,此次侥幸逃过一劫。”
自此,他并未就此收手,仍暗自谋划着。
彼时,杨宪于扬州引种杂交水稻,悉心操持,终获大丰收,喜讯传至京城,朝野震动。
朱元璋见状,觉时机己至,遂颁下旨意。
着杨宪入中书省,接替胡惟庸之位,任参知政事一职。
又念及胡惟庸,将其提拔为右丞。
此一番人事变动,看似寻常,实则暗藏乾坤,令朝堂格局为之一变。
众人皆揣测圣意,胡惟庸心中虽有几分不满,却也只能领命谢恩。
胡惟庸虽获提拔,然心中却无多少欣喜。
中书省新添杨宪,乃心腹大患。
杨宪此人精明强干,又因扬州稻收之功获圣上青睐。
自此,胡惟庸行事凭空多了掣肘。
往日在中书省,他行事多有独断,如今杨宪入驻,凡事恐难再随心所欲。
每念及此,胡惟庸便觉前路受阻,暗自忧心日后于中书省恐再难如往昔般顺遂行事,却又不得不强作镇定,思索应对之策。
刘伯温寻私下唤来杨宪,语重心长道:“杨公,今圣上委你以中书省参知政事之职,此乃重任。
但切不可仗势压人,只需本本分分,正常处理本职事务便好。
你我皆在这朝堂棋局之中,你如今恰似一枚棋子,务必要看得清局势。
这朝堂风云变幻,稍有不慎,便可能枉送性命。
行事万不可莽撞,凡事多思多虑,方能保全身家。”
杨宪闻之,心中一凛,连忙躬身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