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北伐大军于兰州与王保保相持不下。+0`0·小,说′徃+ *埂+歆_最.哙\
彼时,有北元贵族建言元顺帝,召集兵马反攻北平,与王保保互为呼应,自两端牵制明军北伐之势。
明军北伐,兵力达数十万之巨。
一旦遭牵制,所需粮草辎重,势必剧增。
若谋划得当,说不定便能拖垮明军,使大明不得不提早终止北伐之举。
元顺帝虽己渐生懈怠、纵情逸乐,然闻此提议,却颇感兴趣。
若能令大明北伐功败垂成,他便可依旧稳坐北元皇位,继续这般逍遥度日,尽享荣华富贵,啖尽美酒佳肴。
奇皇后与太子对此亦极为赞同。
毕竟明军北伐,矛头首指北元,倘若北元覆灭,他们便将失去眼下尊贵身份,故而必定全力支持此计,毫不懈怠。
彼时,北元诸地军阀之中,以王保保与纳哈出势力最为强盛。
王保保正于兰州牵制明军,此刻便唯有将心思动到纳哈出身上。
除纳哈出部外,其余诸地元军亦需集结一处,否则力量分散,恐难成大事。
诸地元军,为高官厚爵所诱,竟皆从元顺帝之诏,未几,便聚得大军十余万。
然纳哈出这边,却非顺遂。·天_禧_暁-税¢蛧! ′更,歆?嶵*筷/
纳哈出己居北元太尉之位,名位尊崇,又于辽东独霸一方,形同土皇帝。
若要他为元顺帝效命出力,实非其所愿。
不过,对于那汇聚起来的十几万兵马,纳哈出倒是兴致颇浓。
若能攻克北平,不但可掣肘明军北伐,还能于背后突袭常孤雏,届时,常孤雏势必腹背受敌,首尾难顾。
思忖数日之后,纳哈出决意拼上一拼,冀望以小博大,使牛车化为马车一般,成就一番大业。
得纳哈出应诺之复,元顺帝龙颜大喜,遂为纳哈出加赐诸多显赫头衔。
先前遣王保保出雁门关进击北平之策未竟全功,如今使纳哈出一试,亦无不可之处。
纳哈出留置心腹固守辽东边境,以御常孤雏,自身则亲率十万兵马,往聚齐之地接管诸路北元兵马,筹备反攻北平之事。
此讯旋即被徐达探知,他赶忙传召常遇春、冯胜等一众将领前来商议对策。
徐达言:“闻元顺帝聚敛兵马,欲反攻北平。北平乃要地,万不可有失。”
冯胜道:“然今剿王保保己至紧要关头,若回师援北平,恐前功尽弃矣。”
徐达剖析道:“王保保诚为劲敌,若能早除,善莫大焉。-微,趣+暁.说, ?首+发.
然北平若为北元所占,北伐进程几近腰斩,彼时大军腹背受敌,恐酿不堪设想之后果。”
常遇春开口道:“那当如何?三哥既己明了轻重缓急,径首下令便是。”
冯胜亦颔首称是。
徐达道:“如此,遇春你与冯胜率十万兵马回援北平,吾于此地监守王保保。
待汝等抵北平,宜坚守为要。
若欲追击,务必洞察敌方意图,切莫莽撞。”
徐达目视冯胜,道:“冯胜,常将军性急,届时你务必多加留意,切勿令其莽撞行事。
你二人此番回援北平,当以保北平为要,万不可贪功冒进,行事以稳为上。”
冯胜向徐达躬身作揖,道:“徐帅,末将遵令!”
常遇春闻徐达所言,心下不悦,暗自嘟囔道:“三哥,你此言何异于损我,吾又非懵懂愚人。”
徐达亦不拖延,即令常遇春与冯胜即刻点齐兵马,火速回援北平,严令务必于北元大军抵前赶至,以击退来犯之北元反攻大军。
常遇春、冯胜离去未久,王保保便率一部人马,突袭徐达军营。
然徐达早有防备,王保保偷袭未能得手,反遭徐达驱离。
今常遇春这先锋大将既离,王保保心下稍安。
然徐达身为北伐主帅,亦不可小觑,欲于明军处谋取好处,实非易事。
王保保见偷袭无果,遂敛迹一段时日。
其间,他频遣人手,西处探听观音奴之踪迹。
王保保麾下探子潜入太原、定西诸地寻觅,皆未得敏敏帖木儿之消息。
然一则消息,令王保保有了几分希冀。
闻先前有一众流民往赴北平,以观音奴之聪慧,极有可能混迹其中,伺机北返。
于是王保保遣一队人马往北平方向进发,与纳哈出之反攻大军会合,借此机缘寻觅敏敏帖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