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花屋湘军传奇 > 第11章 老刘家的大姑娘

第11章 老刘家的大姑娘

湘军吉字营副将刘连捷数百里连日奔走,当他的马蹄踏碎杨家滩青石板上的薄霜时,天边刚泛起蟹壳青。!咸?鱼/墈\书? ¢首·发+

这个腊月廿八的清晨,本该飘着糍粑香与腊肉味的街巷,此刻却弥漫着焚烧纸钱的焦苦气息。

他攥着那份从主将曾国荃那拿来的,浸透血渍的名册,看见第一面白幡从金盆周家的门楼上垂下来,像只折翼的鹤。

周家大院的门槛已被香灰淹没。三兄弟出征前合种的那株红梅开得正艳,树下却摆着三具空棺。

周老太爷的右手只剩下两根手指——半月前给儿孙们缝战袍时被剪刀生生铰断的。

"正好,"老人当时笑呵呵地把断指塞进长子行囊,"到了皖北,让这截老骨头替你们挡刀箭。"

此刻他正用那残掌握着毛笔,在牌位上一笔一划写"魂兮归来",墨汁混着指根渗出的血,在檀木上洇出紫黑的花。

桥头李家的哭声惊飞了檐角铜铃,八十三岁的李老太守着厅堂里三套未拆封的冬衣,那是她给三个儿子备下的年礼。

最底下那件靛蓝夹袄里还缝着道平安符,线脚歪歪扭扭——老太太花了半年才学会的针法。·y_u+e\d!u`y.e..+c?o.m/

此刻她枯枝般的手指正疯狂撕扯那些针线,仿佛拆开衣裳就能让时光倒流,让儿子们重新蜷缩回她的子宫。

刘连捷在自家门前勒马时,几片纸钱扑在战袍上。他看见堂屋里那口红漆棺木,分明是父亲去年亲自挑选的寿材。

灵牌上"刘培元"三个字刺得他双目生疼——那是他亲手教会写字的堂弟,出征那日偷喝了他的壮行酒,被呛得满脸通红。

现在那具十七岁的躯体,正躺在五百里外的冰河里,与折断的湘军大旗缠作一处。

整条长街的白幡在朔风里翻卷,像无数招魂的手,裁缝铺王寡妇把最后半匹白布撕成布条分给邻舍,她男人早年就战死在岳州。

田垄里汲古书屋的私塾先生,把《千字文》换成《招魂赋》,学童们奶声奶气的吟诵混着远处法事的铙钹声,在青瓦白墙间撞出空洞的回响。

最揪心的是老刘家后院传来的啼哭。怀胎六月的少奶奶在灵堂前摔了碗,羊水混着血水染红孝服。接生婆从熏黑的铜盆里捞出个浑身青紫的婴孩时,正赶上宗祠敲响午时丧钟。

新生儿的哭喊与三百记钟鸣此起彼伏,仿佛那些战死的魂灵正透过这具小小躯体,向杨家滩发出苍凉的叹息。+咸~鱼\墈¢书·王. ~首_发?

刘连捷在祠堂长跪到暮色四合,烛光里,新增的几十个牌位像沉默的军队列阵。

他忽然想起渡江那日,老刘家老七把新媳妇绣的荷包系在刀柄上,说等收了庐州就回家抱儿子。

如今荷包应该泡胀在巢湖底,而那个未曾谋面的孩子,今夜正在灵前抓周——小手攥住了染血的腰牌。

杨家滩家家挂白幡,处处伤心人,老刘家的深宅大院里,还有个二十五岁的大姑娘刘静姝,她是刘连捷的堂姐姐,此时的她已经是欲哭无泪,悲伤到了极处,正紧咬着牙关,一声不吭傻傻的呆坐在床头。

刘静姝此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她是不远处金盆村周宽世五年都未过门的媳妇。

刘静姝从弟弟刘连捷那得到的消息是周宽世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安徽战场回来的人,都说周宽世十之八九是战死了,阵亡名册里周宽世的名字位居前列。

刘静姝的思绪飘回到咸丰三年,某个夏日的清晨,竹篓里的泥鳅还在簌簌扭动,周宽世蹲在刘家老宅后巷的青砖墙根下,春寒顺着湿透的麻布衣料往骨头缝里钻。

方才刘家老宅楼上那盆兜头浇下的井水还凝在睫毛上,将巷口那抹鹅黄衫子洇成朦胧的光晕。

"你这人...",周宽世抹了把脸刚要开口,却见那绣着银丝海棠的裙裾忽地往墙内一缩,檐角风铃叮当乱响。

石板地上躺着个松绿锦囊,捡起来竟还带着体温,里头两枚银稞子硌得掌心生疼。

暮色爬上胜梅桥时,周宽世终于等到那抹鹅黄。

刘静姝扶着桥栏石雕的神龟探身,发间珠钗在暮风里簌簌作响:"周家哥哥可算来了。"

她指尖点在神龟背甲纹路上,"这老龟活了三百年呢,阿爹说对着它起誓最灵验。"

周宽世捏着锦囊的手沁出汗来:"小姐的银钱..."。

"那是赔你衣裳的",她忽然凑近半步,周宽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