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感觉这次合作。”祁卫国说,“占便宜的那个是你们呢?”
“帮扶,你们在汪市长面前立下军令状的。”刘清明说,“什么占便宜不占便宜,你们找市里要优惠政策,可得算上我们云岭乡一份。”
祁卫国苦笑:“我越来越感觉,是上了你的当了。”
“得了吧。”刘清明毫不客气地揭穿他,“你心里那点小九九,我还不知道。就说这采矿队吧,除了我们乡那条矿脉,你看中的,还有我们的人吧。采矿这种活,又苦又累还有危险,你们乡富裕,村民不肯下矿,从外面找人又麻烦,这才把主意打到我们头上。我不揭穿你,是给你留着面呢,别不知好歹。”
祁卫国打了个哈哈:“你老弟,我也没打算瞒你,事情确实是这么个事情,可也是实打实地提供了工作吧。危不危险看谁来管,我们自己人,又不是黑心资本家,还能压榨工人吗?”
“这话我得说前头。”刘清明说,“矿上的管理,我会抽查,违规违纪的行为,我一次机会都不会给。到时候,你老祁别怪我不给面子。”
“放心吧。”祁卫国说,“我要的是政绩,不是人命,我比你更不想看到矿上出事。”
“我就怕你过度追求政绩。”刘清明说,“你底下的人急于求成,这种教训我经历过。”
祁卫国郑重地说:“我记下了,都依你。”
刘清明仔细阅读了他带来的协议。
前世搞商业,他没少跟合同打交道。
他当即便指出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祁卫国对他的精明大为吃惊。
其中的雷十分隐蔽,这个年轻人竟然一眼就能看得出。
这也让他收起了轻视之心。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两人最终形成新的合作协议。
由河口乡出资金出技术负责管理,云岭乡出资源出人力。
两个乡共同监督财务,刘清明有权对运营状况进行不定时地抽查。所得利润双方平分。
两人分别代表各自单位签字盖章。
不过手续上还得去跑市里矿监部门拿许可证。
这个就不需要刘清明操心了,祁卫国敢提出来,肯定是有门路的。
政府对政府,事情都好办。
事情谈妥,刘清明提出,以明年的分红为抵押,借给云岭乡一笔资金周转。
祁卫国很纳闷:“你们不是才贷了六百万吗?”
刘清清明然不会说云岭乡己经被省里列入改革试点地区。
他只说乡里财政困难,借笔钱先垫着,至少把欠教师的工资给发了。
祁卫国同情地看着对方,反正自己己经在市里夸下海口,云岭乡的财政翻番,不足的部分他掏钱补。现在人家不要他补,只是借,也不过五万块。
他爽快地表示:“利息不要了。”
刘清明笑着说:“干脆本金也不要了,这才大方呢。”
祁卫国哈哈一笑:“这是政府的钱,不是自己的钱,哪能瞎大方呢。”
刘清明给他写了一张借款合同,两人再次签字盖章,约定好明天财务过账。
人家都出了钱了,刘清明也顺势邀请祁卫国在乡里吃顿饭。
祁卫国还没来得及答应,手机响了。
他一听,脸色变得十分古怪。
结束通话,祁卫国盯着刘清明,看得他十分不自在。
“怎么了?”刘清明问。
“你小子阴我啊。”祁卫国说。
刘清明不解:“我怎么阴你了?”
“市里刚刚接到通知。”祁卫国说,“省里决定,你们云岭乡成为清江省首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地区。你别告诉我,你不知情啊。”
刘清明无辜地摊摊手:“关我什么事,难道我能左右省里的决定?”
祁卫国一想也是,刘清明说:“免税对农民是好事,对政府可不是什么好事,这下我们更穷了。”
祁卫国一想是这个理啊,他拍拍刘清明:“这顿我请。”
刘清明当然不会跟他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