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跟一支队伍脚程差不多,听他们谈话,原来是快要抵达一个名叫梧桐县的地界了,那里据说还未被东夷国占领,可凭户籍或者路引进城。
“听说啊,城里的那些富户自发的组织在一起,自掏腰包买粮,发放下去,救济难民。”一个生了华发,满脸沧桑的老者抱着自家的小孙子,笑呵呵的说,浑浊疲惫的眼里充满希望。
“可是西桥县不是被东夷国人占领了吗,梧桐县还能好好的?”
这个人发出的疑问正是宋清绫的心中所想。
“要是真的打仗了,怎会一点消息没有透露出来,说不定是东夷人还没打过来。”
“这些个消息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的有人进到城里拿到了粮,听说还有干肉,只是分到每个人手里的不多,拿到之后想离城也行。”
“有这么好的事,那我们得走快一点,去晚了就没了!”
本因疲累,挨饿,暴晒而精神萎靡,形容枯槁,随时有可能晕死过去的这群人激动不己,跑起路来脚下生风一般,带起沿途的黄土灰尘。
那个抱着孙子的老者跑了会儿,停下来转过头对宋清绫说:“小兄弟,你也跑快一点,去到梧桐县就不用吃树根草皮了!”
宋清绫点点头回应,若有所思。
首觉告诉她这里面不同寻常,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灾荒年,物资紧缺,她不相信天上会掉免费的馅饼,有这么好心的人。
听刚刚那些人说,去往陀鸣山的路上会经过梧桐县,不过她不打算进城。
傍晚,宋清绫找到一处地方驻扎,吃晚饭休整。
在此期间,有一批批人经过,他们连夜赶路,都是奔着梧桐县去的,这会儿他们看到她孤身一人,无一人动歪心思,一门心思地赶路,生怕去晚了好东西都被别人抢完了。
如此也算好事一件,宋清绫不用花费时间跟别人纠缠,聚精会神锻炼一个时辰,早早歇下。
天明时分,她照常赶路,以前她算是走得比较快的人,今儿,她身边时不时有一群群人跑到她前面去。
她知道,梧桐县不远了。
半个时辰后。
宋清绫走过一个有点高度的土坡,站在高处,眺望到了前方的城墙城门,城门外乌泱泱的全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