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科技强国
黄承彦欣慰笑道:“世子有如此大志,又有汉中王雄略,孔明辅佐,何愁汉室不兴?”
“唉,只可惜我人小力微,能力有限啊!”
刘禅故作老成的一声叹息:“军政之事也帮不上什么忙,只好想着如诸葛先生那般,改进器械。·s*h\u!y^o·u¨k¨a\n~.~c`o?m^谁知难如登天,这几年也就鼓捣出了个曲辕犁而已!”
“阿斗也如此看重器械之用么?”
黄承彦眼中闪过一道亮光:“世子不可妄自菲薄,只这曲辕犁一件器具,便利天下万民,功德无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我怎么不懂?”
刘禅一脸无奈道:“我本想做一些能帮助汉军的武器,而不是这些农事之物。若无强军守护,汉室不兴,天下未平,纵有千百种曲辕犁也是枉然。”
“世子言之有理!”言语之间,黄承彦已经不将刘禅当做小孩来看。
“老朽听闻世子到江陵后,广泛招募工匠,莫非便是为此事准备?”
“正是!”刘禅心中暗喜,脸上却是苦笑:“只可惜他们都是普通工匠,只能做些桌椅器物,要说改进武器、增强军备,如连弩那种利器,还是差远了。
黄承彦捻须沉吟片刻,忽然叹道:“可惜自古士农工商,那些工匠的微末技艺,难登大雅之堂,奇技淫巧向为人所轻。他们手中的技艺,也不过糊口而已,要做改进,谈何容易?”
“此乃偏见也!”刘禅摇头道,“别的且不说,衣食住行,农耕器具,不都是工匠所作?”
“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一边鄙夷着这些奇技淫巧,一边却衣冠楚楚,吃喝享受,真是伪君子。”
“嘶——”
黄承彦白眉一阵跳动,蹲下身笑问道:“世子当真如此看待工匠?”
莫不是孔明在成都教导有方,加上月英口传身授,竟让刘禅没有被那些腐儒教坏?
“当然!我认为匠艺研发才是国中之重,我大汉之所以能最终击溃匈奴,不正是仗着甲胄武器之利?”
刘禅认真说道:“我此番请父王招募工匠,正是要搜罗天下名巧,建立大汉天工坊,专为研发各类器物所设,凡有贡献者一样可以加官进爵。“
黄承彦耸然动容,抚须问道:“那对于墨学,阿斗你怎么看?”
嘿嘿,果然和墨家有关,这就行了!
“先秦之时,百家争鸣,非儒即墨,墨学与儒学并称显学,自然有它的可取之处。?§?看<书>/屋3 ?最-:新?#章`>节ta更^新?快???”
刘禅说道:“兼爱、非公立于百姓而不利士大夫及朝廷,故不为君主所用。但抛开理念不谈,只是其工匠之道,精益求精,就值得学习推广。”
黄承彦仔细看着刘禅的眼睛,一时间不知道他说的是自己的想法,还是诸葛亮他们教的。
黄家虽说是荆州四大家族之一,但已经分了好几支,江夏黄祖为本支。
沔南这一支继承墨家之术,自己虽是名士,却只能做隐士,与仕途无关。
本以为凭借诸葛亮辅佐刘皇叔,能将这一支发扬光大,谁知蔡氏献了荆州,刘备入川后也是一去不回。
就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没想到局势忽然转变,形势如拨云见日,甚至远超预期。
如果阿斗当真如此重视工匠,哪怕是墨学的一个分支,也足以告慰先人了。
愣了片刻无奈叹道:“可惜朝廷以儒为尊,打压工匠,从来不登大雅之堂,世子这番作为,若推行开来,恐怕要受口诛笔伐,乃至于大失人心呐!”
“从来如此,就对吗?”
刘禅眉梢一挑,笑道:“大汉开国之初,以道家无为治天下,才有了文景之治。宣帝也曾说过,汉家是以霸王道杂之,可见历朝都有修正。”
“自古以来,凡有王朝强盛,无不以变法为基础,变法改制,意在求新求存。”
“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只会腐朽溃烂,唯有死路一条。”
黄承彦心头猛跳,抚须道:“不知世子对儒学又怎么看?”
“儒家之学虽能教化万民,但没有强大的武力,谁能听你教化?“
刘禅指了指远处的兵马:“譬如今日的孙权,若非将其擒拿,只派使者晓谕兴复汉室,他能听我父王宣调吗?”
“世子今日之言,莫非是孔明所教?”
黄承彦心惊不已,一个十几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