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臣,有一计,名为‘围而不攻,攻心为上’。”“我军可答应其求和,但大军,却不后退一步。就驻扎在建业城外,将其团团围住。同时,派出所有的‘魅影’细作,潜入城中,散播一个消息——”“就说,大燕皇帝,仁慈为怀,不忍生灵涂炭。只要建业军民,开城投降,则城中百姓,秋毫无犯;所有士卒,皆可得到优待,甚至可以编入燕军,享受与燕军同等的粮饷与待遇。”“如此一来,城外的,是我大燕的赫赫天威;城内的,是我大燕的怀柔仁政。不出三月,孙权,必众叛亲离,建业城,将不攻自破!”“好!好一个‘围而不攻’!”袁昊抚掌大赞,“就依文和之计!”他当即,召见诸葛瑾,表示,可以接受议和。但,为了“彰显诚意”,需要孙权,先献上降表,并打开城门,让燕军,和平入城。这个条件,无异于,让孙权,彻底放弃抵抗。诸葛瑾,只能无奈地,带着这个屈辱的条件,返回了建业。与此同时,大燕的各种行动,也悄然展开。皇后张星彩,坐镇中枢,她下令,将从北方运来的,堆积如山的粮草,故意,在建业城外,向城中的百姓,进行展示。贵妃马云禄,则在长江之上,日夜操练水师,演练登陆作战。那整齐划一的军容,和那铺天盖地的战船,让城头上的守军,肝胆俱裂。太医署令袁棠,则在军营之中,准备了大量的,可以防治瘟疫的药物。她甚至,还派出医疗队,在城外,设立了临时的救济点,为那些逃出城来的难民,提供免费的食物和医疗。大燕的每一个举动,都在向建业城中,传递着一个清晰的信号:投降,生。抵抗,死。建业城内,孙权,在听完诸葛瑾的汇报之后,彻底陷入了疯狂。他知道,袁昊,这是要将他,逼上绝路。“想让朕,开城投降?做梦!”他拔出佩剑,冲入议事大厅,当着所有文武百官的面,亲手,斩下了主和派领袖,张昭的头颅!鲜血,溅了他一脸。他用剑,指着那些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的江东士族,嘶吼着,如同受伤的野兽。“从今日起,谁敢再言一个‘降’字,这,便是下场!”“传我将令!关闭所有城门!全城戒严!”“我孙权,便是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向袁昊小儿,低头!”一场最后的,也最绝望的困兽之斗,即将,在建业城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