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刘老汉夫妇,山上的人手更紧张。·k+u!a.i·k·a.n!x!s¢w?.¨c,o·m¢
好在小安,春生,春梅,都己经可以帮大人干活,倒是帮了大人不少忙。
刚把园里的蘑菇送下山卖了两趟,田里的水稻就己经到了必须收割的时候了。
种了几年的地,大家对这些农活都己经驾轻就熟。
周大奎和刘老三成了收稻的主力,扛着拌桶就钻进水稻田里。
家里只有陆老爷子带上山的两把旧镰刀,春生和小安一人一把,负责割稻。
陆小川则是负责把打下来的水稻用箩筐担回去倒在晒垫上,由春梅和妞妞负责晾晒。
这一季的稻谷不仅产量较高,而且米粒更加饱满,这一切都归功于陆老爷子整个夏天都在不停的施肥,除草,除虫。
柳氏煮了一大锅豇豆稀饭,配着凉拌的折耳根,还有泡菜,在下午就送到田里给大家填肚子。
折耳根又叫鱼腥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揉碎后有浓烈的鱼腥味而得名。
属于传统野菜,也是民间药用植物。
茎细长,匍匐生长,节处易生根。
叶片成心形,绿色,叶背常呈紫红色。
夏季会开出白色小花,穗状。
折耳根喜阴湿,常见于田埂、溪边、林下等一些比较湿润土壤中。_小_说·C!M¢S? ¢首?发?
这种野菜主要食用嫩茎叶和地下根茎,口感脆嫩,带有独特的辛香和鱼腥味。
农家经常会加葱姜蒜辣椒等调料凉拌,属于非常开胃的凉拌菜。
当然,折耳根的根茎也可以用来熬水喝。
此物性寒,归肺经,可以用于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等。
折耳根在这个时代没有被认知,大家都没吃过。
顾春枝第一次挖回折耳根的时候,大家还以为是找的草药。
她用葱姜蒜还有辣椒凉拌了一份,硬是没人敢吃。
顾春枝没办法,只好告诉大家此物是补药,可以强身健体,清热解毒,最后哄着大家用吃药的心情品尝起来。
就这么一次尝试,除了孙氏和孩子们始终吃不习惯以外,其他人都爱上了折耳根的味道。
虽然不爱吃,但孩子们挖折耳根可是一把好手。
一到夏天,家里几个孩子就隔三差五就去田坎上或者山坡上寻折耳根。
夏季收稻谷最痛苦的不是打稻的辛苦,而是晒得人刺痛的烈日,以及扎人的水稻毛刺。
小安和春生的手臂都被割出了一条条的细细的血痕。
顾春枝这几天扑在水果园里抢收成熟的猕猴桃,没能帮上水稻田里的事儿。D完:?本@`^神;站` /最(新/·¥章@?a节~:更t\新(?e快o
“春生,你看我比你割得快!”
小安和春生比赛割稻,干得热火朝天。
“小安你看,我在水里抓到了泥鳅!”
春生抓起一条约莫一指长度,肥肥的泥鳅,对小安炫耀道。
“还真是泥鳅,春生,快给我也找一条!”
小安兴奋的踏着泥浆走到春生面前,双手做成碗状,让春生把泥鳅放进了手里。
黏糊糊的泥鳅在小安的手里钻来钻去,不停的找缝隙逃走。
两兄弟水稻都不割了,在一旁玩起了泥鳅。
“吃饭啦!”
柳氏提着篮子,顾春枝也提着一个篮子,两人并肩来到了田坎上。
柳氏把锅里己经凉透的稀饭一碗一碗的盛好,递给大家。
周大奎满头大汗,用肩上搭着的汗巾抹了一把脸,然后端起粗陶碗,呼啦呼啦喝起了稀饭。
上山种地以后,周大奎肉眼可见的变黑了。脸上的皮肤在太阳光下透着黝黑透亮的光泽。
“春枝,你也吃点儿吧!”
周大奎招呼顾春枝。
顾春枝看了看天,无奈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天气特别炎热?”
陆小川早就发现了,他抓起另一个篮子里的一个番茄啃了一口,“这天气,真是像个蒸笼一样,又闷又热。”
大家闲聊之间,妞妞又叫嚷起来了。
“娘,你看,蚂蚁又在搬家。
不会是要下雨吧?”
顾春枝走到妞妞的旁边一看,果然看到两串蚂蚁正往泥缝里钻。
“看来真的像是要下偏东雨了。”
“娘,偏东雨是什么雨啊?”
妞妞问。
顾春枝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