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国库精盐,赚取暴利。
原本是稳赚不赔的垄断生意,硬生生被小圣贤庄做成了倒卖营生。
每次进货都得额外贴钱。后来,大秦盐场又出台新规:盐场经营困难,食盐售价不变,但购买需付双倍价款,其中一半为买盐钱,一半为抵押盐债。
等盐场恢复正常经营后,会退还抵押的盐债。
这样,食盐的实际价格没变,但从盐场买盐却要花更多钱。
首接让小圣贤庄的进货成本翻倍。
但由于大秦盐场的盐价未变,扶苏的手下商人与小圣贤庄一番激烈争论后,仍能以正常价格买到盐,无需支付额外盐债。
如此一来,小圣贤庄每次从盐场进货,都会在盐厂压进双倍资金。
曾经,小圣贤庄副当家颜回也想过放弃这种做法,不再对食盐垄断,转而另寻方法激起民变,煽动百姓对朝廷的怨恨。
但小圣贤庄当家伏念心意坚定,铁了心要继续下去,因为他认为食盐是唯一能影响整个大秦百姓的东西……
若想令天下黎庶对朝廷心生不满,掌控食盐乃是最有效的途径。再配合小圣贤庄的运作,确实积累了巨额财富。
即便需要偿还盐债,凭借小圣贤庄的根基,仍能支撑下去。况且,大秦盐场根基稳固,不出几日便能恢复元气,积压的盐债也会逐步发放。
只要小圣贤庄的资金得以维系,借由食盐引发民众对朝廷的怨恨,此计便可奏效!然而,这一切皆是赢子云幕后操控的结果。
扶苏乃赢子云之兄,巴清则是他的伴侣,那个被蒙蔽、被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正是小圣贤庄自己!
短短数日内,小圣贤庄动用多年积蓄,一方面购入精盐,一方面缴纳盐债。
扶苏则利用国库,从该庄疯狂收购天价精盐。如此一来,国库资金流向盐厂。
而盐场仅从小圣贤庄收取的盐债便高达九百余万两黄金,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连赢子云听闻后亦颇感震撼。
这笔巨款几乎掏空了小圣贤庄的家底,但扶苏讲述完这些后,赢子云总算放下心来。
此刻,巴清静立一旁,虽未言语,却尽显万种风情。
“太子殿下此计,实乃神妙!”她开口道,“经过多次操作,大秦百姓的食盐供应己趋于正常,并未因短缺而生怨言。”
“此外,用于高价购买精盐的国库资金,依然能够回归国库,分毫未损。”
“至于大秦盐场,凭空多了九百余万两黄金,足以回馈大秦商社、国库乃至书坊。”
巴清话锋突变,“哦,不对,书坊无需返还。”她补充道,“小圣贤庄那些儒家之人,在宣纸与书籍上的投入,远胜于食盐!”
赢子云听罢,嘴角浮现笑意,“书坊现状如何?不妨细说。”
巴清笑意嫣然,“启禀太子殿下,宣纸与书册的制作毫无阻碍,可大量生产销售。”
“然而,我自紫姑娘处得知,小圣贤庄暗中派人,意图垄断宣纸与书籍。”
“因此刻意减少产量,制造出容易被垄断的假象。”
“随后遵照太子指示,联系扶苏公子与国库,上演了一场与精盐如出一辙的好戏。”
“如今,大秦书坊从小圣贤庄获取的书债抵押己达千余万两!”
巴清说完,众人皆明了。相较精盐,小圣贤庄显然更重视宣纸与书籍。
精盐不过是加强民心控制、煽动民怨的工具;
而宣纸与书籍则关乎儒家根本,更是小圣贤庄生死存亡的关键!
要知道,儒家能掌控众多民众,正因为许多家庭贫困,无力读书。
竹简成本高昂,若以竹简成书,则需一捆捆计算重量。
如此一来,哪怕是一部极短的小书,也可能重达几十甚至上百斤,耗费巨大。
普通百姓早己放弃这个念头。
唯有权贵与富商能够读书,但这部分人数量稀少,且彼此知根知底,皆属上流阶层,各怀心思。
可以说,当今大秦的儒家,早己背离为民请命、为天地立心、继承往圣绝学、开创万世太平的理想了。
如今所谓的儒家,不过是一群伪装成读书人的伪君子,表面上道貌岸然,暗地里却勾结权贵,对上忤逆朝廷,对下更是欺压黎民。
相较那些赤裸裸压迫百姓、独揽大权的恶霸,这些披着儒袍的人不仅牟取了大量私利,还博得了“为民请命”的虚名。
其行为残忍而无道,早己罪无可赦!
若让廉价的宣纸取代竹简,廉价的书籍替代厚重的竹册,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