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竹当年嫁给了邻村一名军人,军人转业后分配到了阳城工作,王翠竹也跟了过去。·兰.兰′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
孟秀敏对这个小姨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她这个小姨对他们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倒是小姨父人还不错。
上午九点多,刘东生骑着自行车带着孟秀芬和两个孩子来了。东东和丽丽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横梁上,孟秀芬坐在后座上,手里提着年礼。
“妈,大米是机械厂发的,烟和酒是东生特意给爸买的,还有这盒桃酥是给妈的……”孟秀芬把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以前她在刘家的时候,每次过年回娘家,她带来的年礼都比大姐少,她始终感觉自己抬不起头来,这次她能自己当家做主了,家里又有了些闲钱,她狠狠的买了一堆东西。
看着摆了满满一桌子的东西,王翠兰心里也明白女儿的意思,笑着说道,“东生,你们回来就回来,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这可不便宜。”
“娘,之前是我让秀芬受委屈了,现在我们能自己当家做主了,给您买东西也是应该的。”刘东生笑着说道,他心里是真的愿意给丈母娘一家买东西,要不是小姨子,他们家怎么可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3*8′看^书\网? `最?新_章?节/更?新*快/
年前他回了一趟刘家村,把欠的饥荒每家还了一半。夫妻俩一开始是准备都还上的,还是孟秀敏让他们先还一半,省的刘家人看他们挣钱了眼红,不知道又闹出什么幺蛾子。
村长看他来还钱也很高兴,毕竟这钱是他领着刘东生借的,还给了他一袋粮食,“这是你和秀芬上工挣得,你妈想让你哥扛回去,让我给拦了下来,你回来了就带回去吧。”
刘东生对村长感谢不己,同时心里对刘婆子又多了一层隔阂。
“洋洋今年没回来吗?”王翠兰问道。
“没有,跟着大明出去后,就一首没有回来过,年前倒是来过一封信,说他在南边挺好的,让我们不用惦记。”
瓜子生意不能做了后,刘洋洋也不知道干什么,就在街上闲逛,遇到了陶大明。陶大明在县城里做投机倒把的事,村子里人都知道,在村子里那些勤劳种地的人眼中他就是不务正业的街溜子,但在刘洋洋的眼中,陶大明是有本事的人。
陶大明说他在南边倒腾衣服,让刘洋洋跟着他干,刘洋洋马上就同意了,回家收拾了东西,给爸妈留了一封信就去了南边。′?*小&%说¢÷£C>|Mˉ#S?? ¤已×发μ=布o最~>?新?′章′??节)??
王翠兰劝道,“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知道他在外边好就行。”
众人说着话,孟秀玉和陈俊臣两口子带着孩子也到了。
自从上次端午节后,两夫妻除了干农活外,还要忙着盖房子。还有自己男人上次闹的那事,孟秀玉感觉对不住娘家人,也就一首没回来过。两家离得又远,她还不知道家里发生的变化。
看着桌子上摆放的东西,陈俊臣眼睛都瞪大了,这些东西显然是刘东生一家拿来的,又是肉又是大米还有烟酒糖果和一兜苹果,刘家这是发了吗。
不对呀,刘东生家是他老娘当年做主,就刘婆子那性子,就算家里有钱了,也不可能给老丈人家准备这么多年礼。
他这是错过什么了吗。
“大姐,姐夫,你们来了。”刘东生站起来打招呼。
陈俊臣看着刘东生的样子,感觉也不一样了,自己这个妹夫好像比之前活泛了一些,都知道主动跟他打招呼了。
陈俊臣两口子带来的是一袋散装糖和一条腊肉,也算是中规中矩了。
孩子们都来了,王翠兰开始给大家发红包,一人一块钱。
看到女儿红包里的居然是一块钱,陈俊臣心里很是欢喜,这一下就有两块钱了。
众人说了一会话,看时间不早了,坐上牛车去了王翠兰的娘家王家村。
王翠兰母亲两年前去世了,父亲跟着老大王国栋一家过,他们这次要去的也是王国栋家。
王国栋家此刻异常的热闹,除了王翠兰一家,其他几家都到齐了。
男人们坐在一起说话聊天,女人们杀鸡,杀鱼,择菜,洗菜,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二姐一家也真是的,都这个时候了还不了。”杨彩霞一边慢悠悠的择菜,一边不满的说道。
“秀玉嫁的远,她要等着秀玉回来,一块过来。”王国栋媳妇说道。
“大嫂,你就别为二姐开脱了,不就是闺女有点本事了,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