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胃气属“土”,对应自然中“大地承载万物”):白腻苔主湿,厚如积粉提示“湿浊与外邪相结”。结合“近期阴雨连绵”的气候(自然湿盛),判断为“外感风寒夹湿”——诊断时将舌苔(人体胃气的外在表现)与自然气候(天地湿邪)关联,体现“人体之气与天地之气相通”的整体观。
总结
中医诊断中的“天人合一”整体观,本质是通过“自然规律→人体状态→疾病本质”的关联推理,将局部症状置于“人与自然共生”的系统中解读。无论是结合四季、地域、时辰等自然因素,还是通过人体内部五行对应推导整体失衡,其核心都是:疾病的本质是“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协调失常,诊断的过程就是找到这种失衡的关键节点。这也正是《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在临床诊断中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