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水神封印》下卷

《水神封印》下卷

闪闪烁烁,像无数双眼睛,看着黄河儿女,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把水神的封印,把人心的约定,永远传下去。

结语

水神的封印,从来不是冰冷的石头,是流淌在黄河儿女血脉里的敬畏——对黄河的敬畏,对湿祟的敬畏,对万物相生相克的敬畏。从河伯撒下玄水之精,到河生逆流寻源重铸封印,猪苓的故事,其实是人与自然的博弈之道:邪祟永远存在,但封印也永远生长,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用真心去守护,用行动去延续。

猪苓断面的多孔纹理,还在流转着蓝光,像河伯的眼睛,也像黄河儿女的信念。它告诉我们:所谓"镇邪",不只是驱逐外在的邪祟,更是守住内心的清明;所谓"封印",不只是阻挡自然的威胁,更是建立人与自然的平衡。当猪苓的蓝光与黄河的涛声相融,当古老的传说与现代的科学对话,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民族对生命的珍视,对家园的守护,对"取之有度、报之有方"的永恒坚守。

赞诗

黄河万里浪滔天,

湿母作祟祸人间。

河伯掷下玄水精,

化作猪苓镇邪顽。

孔藏符咒蓝光闪,

遇水膨胀吸祟烟。

最是人心能作引,

千年封印护民安。

尾章

《黄河流域风物志》记载:"猪苓,俗名'水神块',生于黄河沿岸山林阴湿处,菌核黑褐,断面多孔,性甘平,利水道,能治水肿。民间传为河伯封印湿祟之法器,采挖前必祭拜河神,谓'取苓有度,还水以清'。其药用价值与神话传说,共同构成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黄河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块来自河湾村的猪苓标本,旁边的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着它的微观结构——多孔的纹理里,蓝光流转,像条永不干涸的小河。讲解员会告诉每一个参观者:"这不仅是药材,更是黄河儿女与自然对话的密码,是'人-神-自然'和谐共生的见证。"

有个孩子指着标本问:"河伯爷还在黄河里吗?"

讲解员笑着点头:"你听,黄河的浪声,就是他在说:'只要你们还敬着猪苓,还爱着这片土地,我就永远在。'"

浪声里,猪苓的蓝光,在博物馆的灯光下,闪了又闪,像在回应,也像在期盼。

喜欢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