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叶子长得厚。我们苗家人,也要像它一样,在苦日子里扎下根,守住魂。”
寨里的老银匠也来找阿依。他想打一套“石斛纹”的银饰,让阿依照着她采的石斛画样子。阿依拿着炭笔,在羊皮纸上画下石斛的茎、叶、花——茎如竹节,叶似剑形,花带紫纹。银匠看了,连连点头:“要把祖先的脚印刻在上面,把藤蔓的纹路敲出来,让戴着的人都记得,我们的根在哪里。”
新银饰打好那天,阿依戴着它去了“登天梯”。银冠上的石斛花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银链上的小铃铛随着她的脚步响,像在和悬崖上的石斛藤对话。她站在悬崖下,又唱起了《唤祖歌》,这一次,她的声音更响亮,更坚定——她知道,自己肩上扛起的,不只是一个银饰,更是一个族群的记忆,一条用石斛藤编织的、从祖先延续到未来的路。
云雾渐渐散开,阳光照在悬崖上的石斛藤上,把它们染成了金色。阿依仿佛看见,藤蔓的尽头,祖先们正对着她微笑,而藤蔓的这头,她和寨里的人,正沿着这条“生命之梯”,一步步走向明天。
(上卷终,下卷待续)
注:上卷通过阿依为父采药、攀岩遇险、见证药效、学习传承等情节,构建苗族文化中石斛与祖先、生命、族群记忆的深层联系。融入祭桥节、古歌、银饰、苗药等文化元素,突出“登天梯”的象征意义与石斛“灵魂纽带”的核心特质。细节上强调自然环境与人文信仰的交融,为下卷“石斛传说的扩展、外界的挑战与守护”铺垫,展现苗族文化中“万物有灵”的宇宙观与“生生不息”的生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