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黄土救荒录·驴拉秧传奇

黄土救荒录·驴拉秧传奇

些。驴拉秧长得不高不矮,茎叶匀称。村民们发现,这年的草,无论芽、叶、藤、根,药性都比较平和,“不那么苦,也不那么涩,正好当菜吃”。王老栓说:“老天爷公平了,草也懂事了,啥都适中。”木运平则气机调畅,草木得自然之性,药性也平和。

(四)阳明燥金当令时

每年秋分后,“阳明燥金”当令,气候干燥,村民易生“燥咳”兼“尿涩”。此时的驴拉秧藤茎坚韧,王老栓便用藤配杏仁(润肺),煎水喝。“藤能通,杏仁能润,正好治这又干又堵的毛病,”他解释道。燥金主收敛,驴拉秧藤却以疏泄之性,佐以润肺之品,使敛中有散。

(五)太阳寒水主事冬

隆冬“太阳寒水”当令,寒邪盛,村民多“寒肿”——怕冷,浮肿以下肢为主。王老栓取驴拉秧根,用酒炒过(去寒),配生姜、葱白,煮水喝。“酒能壮阳气,姜能驱寒,根能利水,”喝了浑身发热,小便增多,浮肿渐消。这是“用热远热”(冬季用温药)的灵活运用,借天之寒水,助草之利水,又以温热药防其太过。

第五卷:四气五味细分辨,归经治病有专攻

(一)苦寒清泄治热淋

经过多年实践,王老栓和村医总结出驴拉秧的“四气五味”:叶,味苦性寒,入膀胱经,善治“热淋”——小便灼热刺痛,尿色黄赤。有个赶车的把式,跑长途憋尿,得了这病,痛得直打滚。王老栓取鲜叶捣汁,兑点蜂蜜(矫味)给他喝下,片刻便觉尿道清凉,如久旱逢甘霖。“这叶就像给膀胱开了窗,热乎气全散了。”

(二)辛涩发散透表湿

春芽和嫩藤,味辛带涩,性微温,入肺经。能治“表湿”——恶寒发热,头身困重,小便不利。村里的放羊娃淋雨感冒,王老栓用春芽煮水,加了点葱白(发汗),喝后盖被出汗,汗出后小便一通,病就好了。“辛能发汗,涩能固表,汗出不太过,湿邪随汗解。”

(三)甘淡渗利消水肿

驴拉秧的老根,经酒蒸后,味转甘淡,性平和,入肾经。专消“肾虚水肿”——腰膝酸软,下肢浮肿,小便不利。有个老太太,常年浮肿,用根炖羊肉吃,半月后竟能自己走路了。“甘能补,淡能渗,补而不腻,利而不伤,”村医说,“这根最懂老人的身子骨。”

(四)酸涩收敛止滑脱

秋籽味酸涩,性平,入大肠、肾经。能治“滑脱”之症——拉肚子、遗尿、遗精。有个小孩尿床,王老栓把秋籽炒香,磨成粉,每晚睡前给一勺,果然见效。“涩能收,就像给关不紧的门加个栓,”他解释道,但又强调,“不能多吃,吃多了会便秘,得配点麻子仁。”

(五)归经有序治三焦

驴拉秧的不同部位,归经各有侧重:叶入上焦(肺、膀胱),清热利水之上源;藤入中焦(脾、肝),疏利中焦之气机;根入下焦(肾、膀胱),温化下焦之水湿。治全身水肿时,王老栓会全草合用,“叶开上源,藤疏中流,根利下游,像疏通整条河,水就顺了。”

第六卷:七情配伍增效用,相须相使救荒年

(一)相须车前草,利水功倍增

治重症水肿,王老栓必用驴拉秧叶配车前草。“这俩草是一对儿,”他说,“一个苦寒清热,一个甘寒利水,加起来比单用好十倍。”有个挖煤的矿工,下肢肿得像水桶,用这两味草煮水,喝了半月,肿全消了。这是“相须”,同类相从,功效倍增。

(二)相使麸皮粥,养胃减苦寒

饥荒时,村民们常把驴拉秧叶切碎,掺在麸皮粥里煮。“光吃草太寒,伤肚子,加把麸皮就温和了,”王老栓解释,麸皮甘温,能健脾养胃,制约驴拉秧的苦寒之性,这是“相使”,一主一辅,相得益彰。

(三)相畏生姜片,制寒护脾胃

体质虚寒的人,吃了驴拉秧容易拉肚子。王老栓就加几片生姜同煮。“生姜辣乎乎的,能管住草的寒气,”这是“相畏”,生姜能减轻驴拉秧的副作用,保护脾胃。

(四)相杀甘草梢,解刺防过敏

少数人对驴拉秧的刺过敏,接触后皮肤红肿发痒。村医便用甘草梢煎水给他们洗,“甘草能解百毒,专门对付这刺的小脾气”,这是“相杀”,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的毒性或不良反应。

(五)单行应急用,简便显奇效

对于轻症,比如轻微浮肿、小便不畅,村民们常单采驴拉秧的某部分用:叶煮水当茶,藤晒干当柴(烧后的灰也能利水),根泡酒喝。“急了的时候,一味药也能顶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