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九死还魂草记》第一回 青帝御木还魂始 肝木升发正气扬

《九死还魂草记》第一回 青帝御木还魂始 肝木升发正气扬

青芒接近寒邪时,却被那幽蓝之气一震,竟如撞上寒冰,光芒瞬间暗淡几分。“此寒毒已沾冬水之煞,非纯阳之气可破,需以木火相生之法,”青帝抚须沉吟,“木能生火,火能暖水,水暖则寒消,此乃五行相生之理。”

恰在此时,九死还魂草的叶片中心忽然透出一点红光,如豆烛之火,在幽蓝的寒邪中格外醒目。那是灵草自身蕴含的“相火”之气——此草虽属东方木行,却因得天地全气,内藏水火土金之性,此刻遇寒邪侵木,本能地引动木中所藏的相火,欲以“木生火”之理,克敌制胜。

“好个九死还魂草!竟能自引木中相火!”句芒神赞叹声中,只见那点红光渐盛,如星火落入干柴,与周身的青气交融,化作一缕“青焰”,缠绕在寒邪之上。五行之中,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母生子则力厚,子助母则气强。青焰所过之处,幽蓝的寒邪发出“滋滋”声响,如滚油遇水,渐渐消融,化作缕缕白气升腾。

然那寒毒极为顽固,表面虽化,却有一丝黑气如游蛇般,避开青焰,猛地钻入九死还魂草的根部,蛰伏在细密的根须之间。九死还魂草浑身一颤,叶片上泛起几缕深青色的脉络,如同人体受寒时暴起的青筋,显是经脉被邪所困。它感知到那丝寒毒如埋在地下的冰锥,若不及时清除,待阳气完全升发,便会如冻土下的暗流,侵蚀整个生机系统。

第四部分 青帝赐方·四气五味定归经

青帝在扶桑树下看得真切,知灵草需外力相助,方能根除寒毒。o<,5o2?4~$?看@书μ× @@^免?&费\阅¨@读μ他摘下扶桑树上一片嫩叶,叶中尚含着未及绽放的春光,吹入一口青气,那叶片瞬间化作一道绿光,落入昆仑悬岩,凝为一位身着青衣、面如冠玉的童子,正是木气所化的药灵。

药灵落地轻踏,岩缝间立刻生出几株柔嫩的春草,他指尖轻点九死还魂草的根部,一道光纹如符篆般印入,口中诵念玄言:“木曰曲直,其性升发,其味为酸,其气为温。灵草性温,可祛沉寒;味兼辛酸,辛能发散,酸能收敛;入足厥阴肝经,肝属木,应春而旺,主疏泄气机,调达情志。今寒毒入根,如冰凝肝脉,当以温散之性破其凝,酸收之味固其正,辛散之力导其出,使肝气条达,寒邪自散。”

这正是中医“四气五味,性味归经”的精妙所在。九死还魂草得药灵点化,自身的药性被完全激发:温性如春日暖阳,自根部缓缓升腾,驱散寒毒的阴冷;辛味如东风解冻,打开被寒邪闭塞的经脉通道;酸味如青梅初结,收敛被寒邪扰动的阳气,防止外泄。药灵以气为引,以理为导,让灵草的药性顺着人体肝经的走向运行——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沿下肢内侧上行,过小腹,布胁肋,连目系,上巅顶,此刻灵草的温气便如一队精锐之师,沿着这无形的经络路线,将蛰伏的寒毒层层围剿。

寒毒在温气中嘶鸣挣扎,化作一缕黑气欲从根须逃向大地深处,却被药灵以酸味的收敛之力牢牢锁住,如同春蚕吐丝,将其缠绕成茧。最终,那茧在灵草根部的温气中化作一点青烟,消散于岩缝之间。九死还魂草的根部传来一阵畅快的暖意,如久旱逢甘霖,原本蜷缩的根须舒展延伸,深深扎入岩缝间的微尘,汲取着大地初萌的生气,连带着叶片上的青霜也尽数融化,透出润泽的光芒。

第五部分 春生之道·肝木疏泄气机畅

经此一役,九死还魂草对“春生”之道有了更深的领悟。它感知到,立春之时的阳气,犹如初生的婴儿,稚嫩而充满活力,却也最易受邪侵袭。此时的养生之道,正如肝木的特性——需疏泄条达,让阳气得以顺畅升发,既不能让其郁滞于内,也不能让寒邪侵袭于外。这就像人体的肝气,若疏泄正常,则气血流畅,情志舒畅;若被寒邪所困,则肝气郁结,易生胸闷、胁痛、情绪抑郁等症。

它将叶片完全舒展,每一片叶尖都精准地指向东方,如同无数个小小的罗盘,接引着青帝散播的春气。叶片上的脉络越发清晰,如微缩的肝经网络,纵横交错,将吸入的青气转化为“肝气”——那是一种充满生机、具有升发特性的能量。随着叶片的微微颤动,一种清冽的香气从叶孔中散出,这香气带着温辛之性,又暗含一丝酸收之味,随风飘散,竟让附近岩缝中几株同样被残寒所困的小草也纷纷舒展了叶片,草尖上冒出了新芽。

“此乃‘木气疏泄’之功,”扶桑树下的青帝见状,抚掌而笑,“九死还魂草不仅自解寒邪,更能以自身之气,助周遭生灵顺春生之道,此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合天地好生之德。”句芒神凝视着悬岩,见灵草叶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