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船鸣响了汽笛,缓缓驶出了海参崴。那声音穿透雪幕,惊起成群的海鸟。
船舱里,数名工人,拼命的往锅炉里挑煤,煤炭在锅炉中燃烧释放热量,加热锅炉内的水至沸腾,产生高温高压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进入汽缸,膨胀推动活塞运动,并通过连杆和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由此带动了船尾底部的螺旋桨。
这已经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蒸汽船了。早在天启二十五年(1645年)当时尚处年幼的皇太子,便亲自驾驶过蒸汽船,不过那个时候它的名字还很土,叫火船自去。
经过长达十三年的不懈努力,大明的工匠们终于成功地将这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应用到了实际当中。这艘战舰以风帆作为主要动力来源,同时配备了四台蒸汽机作为辅助驱动装置,它被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大明号”蒸汽船。
令人惊叹的是,即使在完全没有风力助推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煤炭驱动的“大明号”蒸汽船,仍然能够以每小时 6 节的速度在辽阔的海洋上平稳航行。这一壮举不仅展示了大明工匠们卓越的技艺和创造力,更为蒸汽机战舰取代传统风帆战舰拉开了序幕。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六月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最后一艘盖伦船也顺利完成了改造。施琅将军率领着他的北冰洋舰队,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毅然踏上了这场充满冒险的征程。
然而,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北冰洋,那里的环境异常恶劣,充满了无数的未知和挑战。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这支舰队以及他们英勇的官兵们将会遭遇怎样的危险。他们是否能够安全抵达目的地——摩尔曼斯克,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那片茫茫的冰洋一样,让人无从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