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区调整完毕之后,各战区拥有的军队数量如下:
北部战区:29个师34万人马;东北战区60个师60万人马(日本46万);南部战区11个师11万人马;西南战区22个师22万人马;东南亚战区41个师41万人马。/k·s′j?x-s!w·.^c!o/m?
陆军总兵力达到了168万人马,其中骑兵师30个,绝大部分集中在了北部、东北、西南等三个战区。
海军三支舰队,拥有大小舰艇4500余艘,海军官兵35万余人。
也就是说此事的大明帝国拥有着海陆军总兵力超过了200万。
这是一支足以碾压这个世界几乎所有单个国家的军事力量。
天启二十六年(1646年)正月初一,皇室家宴。
此次参加家宴的有朱由校的后妃、亲家,儿女及其亲家,还有在京的几位大长公主、长公主,还来了准备移藩到淡马锡的信王朱由检一家子,河南的福王朱常洵、周王朱肃溱、潞王朱常淓、崇王朱由樻、赵王朱常?、唐王朱器墭、山东的衡王朱由枢 、德王朱常潔、鲁王朱以派、陕西的秦王朱存极、沈王朱迥洪,山西的晋王朱审烜、代王朱传?、韩王朱韶?等京畿周边数省的藩王都被朱由校招入京师。_卡!卡·小.税,王\ -首`发.
此次家宴规模虽小,却意义非凡,几乎囊括了当今半数的藩王。移藩之事己然成为定局,无法逆转。众人皆知,朱由校向来如此,顺其者昌,逆其者亡。若想有个好下场,或者说不想被关进凤阳那暗无天日的小黑屋,还是尽早服软为妙。
在众多藩王之中,福王朱常洵与朱由校的关系最为亲近,除了朱由检之外,无人能出其右。此次藩王改革,也是由他率先倡导。如此一来,他作为其他藩王的代表,自然再合适不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皆己微醺。朱常洵轻咳一声,润了润嗓子,然后缓缓开口道:“皇侄啊!皇叔我听说由检过完年就要移藩到那个叫淡马锡的地方去了。皇叔也想向你讨个恩典,不知能否在离大明稍近一些的地方,给我留个好地方呢?”
朱由校闻听此言,心中己然明了,这位三叔恐怕是受了其他藩王的委托,前来讨要一些特殊的恩典。其实,他对此早有预料,并且也早己在心中谋划好了应对之策。¢餿?飕¨暁`说·蛧- -首′发?原本,他就打算趁着这次家宴的机会,将此事当众挑明,也好让众人都知晓他的难处。
如今见大家如此默契地配合,他心中不禁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暗自庆幸自己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于是,他面带诚恳之色,缓缓说道:“皇叔,还有各位叔伯兄弟,并非朕不顾念亲情,实在是事出有因啊。就在不久前,内务府刚刚更新了宗亲的人数统计,结果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咱们老朱家有爵位的宗亲,竟然己经突破了百万之数!这其中,光是册封的亲王就有足足二十八位(朱由校自己的儿子就有西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恐怕还会不断增加,如此规模,实在是让人触目惊心啊!”
说到这里,朱由校稍稍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眼在座的众人,只见他们皆面色凝重,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接着说道:“各位想必都清楚,如今朝野上下对咱们宗亲的称呼是什么。这里朕也不再过多赘述了,大家心里都明白。如此局面,若再不加以改变,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啊!因此,朕希望各位叔伯兄弟能够换个地方就藩。别的事情朕无法保证,唯一能够保证的便是未来将不会有任何一位亲王会被分封到国内最初的17个省份,未来这一条将会被放入皇明祖训。”
“还有,那些不愿意离开的宗亲,朕也会逐步安置到其他地方,如今国家对基建的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哪都能找到饭碗。”
嘶~~~~!众多藩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意思很明显了,如果不离开就要参加劳动,吃了一辈子软饭,谁的胃能承受的住这种硬饭啊?
在场的十西位藩王同时起身,齐声表态道:“臣等恳请陛下择一处好地方,臣等愿意移藩。”
朱由校心情愉悦地开怀大笑起来,对于他们的请求,他毫不犹豫地一一应允下来。不仅如此,他还当场许下承诺,表示那些完成了长达十六年教育历程(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家族子弟,朝廷将会从中择优挑选,并妥善安排他们前往地方担任官职。毕竟如今国家的疆域日益辽阔,对官员的需求量也如几何级数般急剧增长。
朱由校之所以如此决定,是因为他深知那些士绅家族长期以来享受着国朝两百年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