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幸事。
“好,都依你。只是你方才的一番计划,非一时可成。你知道?”刘彻提醒刘徽,她那样的志向对大汉很好,不过绝不是一时能够做成。
“父皇放心,我当然知道。一开始先把钱和书先换到手。想要建书阁,需要费的钱和人力都不是小数目,以我现在手里的钱,并不足以让我做到在各州县内都建起书阁。父皇,我还要挣钱!”越挣钱越发现钱不够用的刘徽,其实心里相当苦。
刘彻乐了,“那你便多想主意,让自己挣更多的钱。对你的奖赏,你当真不要?比如像你阿姐一样,晋封为长公主,未央长公主。”
大汉的规矩,皇帝的女儿也可以被封为长公主,不过是看某个当爹的宠不宠你,疼不疼你。
瞧,卫长公主是一出生便被封为卫长公主。
谁料刘徽挥手道:“不用。我跟阿适一起当公主就好,阿姐是长公主,那就让阿姐是长公主。”
压根不在意一个封号。
刘彻上下打量刘徽半天,突然冒出一个想法,那样的念头一起,让刘彻也不禁想起多年前有人说过的一句话,一瞬间,刘彻似是下定决心。
倒是刘徽让刘彻不眨眼盯着,有些不解的摸了一把脸问:“父皇,我脸上脏?”
“让你母亲当皇后如何?”刘彻眼眸流转问出这句话。
在场的人无一不惊。
刘徽的母亲,卫子夫!
卫青的亲姐。
霍去病的姨母。
刘彻在那样的一刻突然生出这样的念头,叫他们听来倍感不可思议,也是受宠若惊。
卫青想说些什么,唇动了动,话到嘴边愣是没敢说出口。
“我儿未央,天资聪颖,于国有功,于朕有功,你既不愿意领赏,那就给你的母亲?”刘彻似是在征询刘徽意见,母以子贵,子以母贵。
可这个子,以前都是儿子!
谁能想到,刘彻会因为刘徽这个女儿,要立卫子夫为后。
卫青饶是从一个平阳侯府的骑奴,到如今己然成为关内侯,知刘彻知人善用,也并不畏于人言,亲耳听到刘彻生出立卫子夫为后的念头,还是觉得极为不可思议。
不可否认按刘徽方才所说计划,将来的大汉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那毕竟只是计划。
眼前,眼前,对,冶铁工艺的改进,让大汉的武器更上一层楼。
造纸术,印刷术这两样结合,卫青听着刘徽描绘的未来,也明了这两样工艺能够结合而用,对大汉,甚至对后世产生怎么样的一种影响。
这一切,如果没有刘徽,至少在刘彻这里,未必见得能够见到。
知其利,刘彻更记刘徽之功。
刘徽不以为功,那是刘徽自己的想法,刘彻实实在在的知道,这样一份功劳之大。
“孩儿谢父皇。”没打算讨功的刘徽,没有想到刘彻要把这份功归于卫子夫头上。
让卫子夫成为皇后,刘徽怎么可能不愿意!
纵然卫子夫如今算是得宠,得封为夫人,那也是妾!
能够成为大汉皇后,卫子夫就是刘彻名正言顺的妻子。
刘徽巴不得!
历史上的卫子夫,是在生下刘彻的长子刘据后才成为的皇后。
以歌女之身成为皇后,有一句话是怎么说来的?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她的母亲,可以因为她的付出,她的努力而成为大汉的皇后,何尝不是对刘徽最好的激励。t_我#的¨书{?城?]{ %?更D×新′#>最}ˉ全2
卫青和霍去病也同时跪下道:“谢陛下。”
大汉皇后,卫子夫将要被册立为后的事,随着刘彻下诏,立刻有条不紊的安排起来。
相比之下,卫子夫还是最后听到消息的那个人。
乍然一听,卫子夫震惊无比,不由捂住心口道:“切不可妄言。”
这样的事,万万不能瞎传。
“夫人,怎么会是妄言,陛下己经让人拟诏,诏书不消片刻便会送来。恭喜夫人。”宫人们都喜上眉梢,纷纷和卫子夫道喜。
一旁的卫长公主虽然同样震惊,却是极其高兴。
她的母亲要成为皇后了!
贺喜的声音传来,方物在此时也奉诏书而来,不仅如此,还有一位大臣主父偃同行,“陛下诏。”
随这一句话落下,卫子夫虽然挺着大肚子,还是跪下接诏。
诏书大致的内容无非是称赞卫子夫的言行仪容,其中提及一句,未央公主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