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手交钱,且等刘徽交货。
刘徽颔首,很快锅都拎出来,这一位郎君问:“敢问公主没有食谱吗?”
“食谱是奖赏。谁是第一个谁就有,毕竟,本宫还小,字写多了手会痛。”刘徽非常不客气以小为由。这也是事实。她一个孩子,很是不容易。福利之所以是福利,必须是因为那是独一无二的。
“府上的厨娘想必试上一试定能做出不同的菜色。”刘徽一脸炒菜不是难事态度,有人不太乐意。
“阁下若非要菜谱不可,锅可以不要。”刘徽观对面这位神色变化,补上一句。
“我要,公主,这锅公主有多少,我要多少。”万万没有想到,一听没有菜谱,难免有人迟疑,立刻有人跳出来想包圆。
刘徽顺着人的声音看去,只见一位含笑不拘小节,衣衫半松的人站起来抢话。
人,刘徽也认识,东方朔。刘彻身边也算颇得刘彻喜爱的臣子。
“东方中郎,你这不太好,怎么能全要。”一听东方朔想把锅都包圆,有人不乐意得很。
“就是,我们这么多人,公主才只有一百口,我们还分不过来呢。公主,我要一口。”谁能听不出东方朔有别的盘算。嫌弃刘徽卖的锅贵,过上一手,到东方朔那儿,没准卖得更贵。
东方朔一听马上道:“诸位, 谁乐意买多少就买多少,你们不要,我要还成了我的错,好没道理。”
没错,东方朔想说,明明是他们一个个踟蹰不定,怎么能怪到他的头上。
刘徽真是觉得,刘彻身边都是些妙人。
主父偃如是,东方朔也如是。
“公主,我们要,先到先得,公主方才说过的。” 一看东方朔往前凑,大有要把铁锅包圆的态度,几乎刚刚动心要买锅的人都达成默契,把东方朔挤出去。
“哎哎哎,别挤啊。公主,剩下的臣全都要了。”东方朔纵然被人一个个的挤出去,靠不近刘徽那儿,还是扯着嗓子大喊。
但到最后,他一个都没买到。
一百口锅,多一口都没有。
后面那些没有立刻打定主意的人,再想买,没了。
“想要的报个名,等锅做好,本宫命人送到府上如何?”刘徽瞧着人失望的眼神,给出解决的办法。
本来以为抢不到的人,这下马上满血复满。报名,报名。
“哎哟,我这老胳膊老腿。”锅没了,饭吃过了,没买着锅的还报上名了,平阳长公主这院里的人几乎走光,因此,没能包圆这些锅的东方朔一屁股坐在地上,揉腿揉胳膊,颇是可怜。
刘徽走过去道:“东方中郎,一口锅而己,放心,你帮我忙,送你何妨。”
东方朔惊喜的一拍大腿道:“还得是公主,就是大气,一下子就懂臣的意思。”
卫长公主跟东方朔并不相熟,对东方朔夸张的动作,只觉得滑稽,没能忍住掩口而笑。
“东方中郎,只要锅就行了?”平阳长公主也起身走来,打趣问。
东方朔道:“要是公主能给臣一份菜谱再好不过。”
下一刻,刘徽从袖中掏出一份竹简,“给。”
东方朔欢喜接过,随之眼珠子一转问:“公主不是说只有一份?”
“一份是给主父中大夫备的,一份给给东方中郎备的。”刘徽如是解释。东方朔心头没能忍住跳动,这意思,这意思不等于在说,刘徽料到他们会出手?
东方朔不由打量起刘徽。
作为一个在刘彻身边起起伏伏几回的人,东方朔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因为这份洒脱肆意,东方朔日子过得不错,刘彻对身边的臣子,有时候也极为放纵。
现如今的臣子,多是举荐而来。
早些年刘彻感于身边可用人才太少,是以设察举制,让各地举荐平民或低级官吏,从中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拔在道德、品行、才能方面符合要求的人才入朝为官。如孝廉。
东方朔当年是自荐入朝的,上书三千片简,刘彻读了两个月才读完。刘徽有幸也读过那些片简,在才识上,刘徽还是佩服的。
当然,刘徽最喜欢的是东方朔的不拘小节,洒脱。
“公主可真是。”东方朔意识到他和主父偃一番操作,都在刘徽意料中,有那么一刻看向刘徽的眼神是毫不掩饰的惊叹以及惋惜。
这要是个皇子得有多好!
“有劳有劳。”刘徽冲东方朔含笑打趣。
“听闻公主又让人研究出不少好东西。公主倒是也让臣参与参与。”东方朔顺势提起一点小小的要求。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