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难在夯地基,慢在装修,地基一好,砌墙盖瓦,其实很快,沈如意手中有钱,不管是建材还是工匠,那都是非常充足的。_j_i*n*g+w`u¢b.o?o.k!._c`o_m*
六月中旬,梅雨季节来临之际,工人们在屋内搞装修,真是一点也不耽误。
沈如意跟工匠师傅交接了图纸,把余下的事情给了管事,“那就麻烦姚管事了。”
姚管事,是端王宋衍从建康城调来负责具体事务的大管事,有了他,沈如意轻松很多,只要把握大方向,审核钱财、盯好工期、保证铺子、客栈的质量即可。
但一套流程下来,实际也不轻省。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在宋衍手下做事,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物质条件得到了保障,比如下雨,路上积水,就可以乘马车回小山庄。
回到庄子里,不仅衣裳一点不湿,连脚上的千层底也干干净净的。
飞双见她回来,打雨伞迎过来,“姑娘——”
沈如意下了马车,怕鞋子湿了,踮着脚尖上了回廊。
飞双收了伞,微笑着问道:“姑娘,午饭想吃什么?”
忙碌了一个月,沈如意终于有机会放松一下,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偷得浮生半日闲。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湿润气息,让人感到格外清新。
“有什么菜?”
飞双与沈如意一边往厨房走,一边回道,“王爷让人带回了一些海鲜干货。”
沈如意一听,两眼发光,“都有什么?”
“海参、瑶柱、干贝、鲍鱼干等。”
都是好东西啊!沈如意脑海里刹时冒出一道徽州名菜——一品锅,类似于着名的佛跳墙。
传闻,某朝皇帝突然驾临臣子府作客,席上除了山珍海味外,臣子夫人特意烧了一样徽州家常菜----火锅。
不料皇帝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后来,皇上得知美味的火锅竟是臣子夫人亲手所烧,因他的臣子是尚书,想了想便给美食取了个名字——一品锅。
从此,这菜便叫一品锅。
这菜跟佛跳墙一样,一是食材多,二是讲究火候。
先在锅底铺上干笋子,第二层铺上肉,第三层是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层是肉丸,第五层盖上粉丝,缀上绿叶菜加上菌子,加上调料和熬制的老母汤或是高汤,然后用文火煨熟而成。
此菜味厚而鲜,诱人食欲。
梅雨时节,来上一锅,坐在廊下,听着雨声,吃着极至美食,难道不是人生一大美事吗?
说干就干,沈如意挽起袖子,指挥飞双,沈家村沈如意,还有刚来不久的阿花,一起洗、泡、摘食材。??优1±.品:&×小?×说<@?网×= $=?更?}\新?-.最+,全·?;
几个女人忙得不亦乐乎,当然,沈如意没有一模一样复制,而是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也加了时令疏菜,比如在最后加上丝瓜、蛋皮虾饺、矮脚青等。
各种食材在一只大铁锅中有层次的垒叠,经过近两小时的慢炖,终于好了。
揭开锅盖,嗯……娘哎,那淳厚的香气扑鼻而来,还没开吃呢,就觉得被美食熏醉了。
沈如意拿出自己特制的两耳天青色瓷碗,有层次的盛了满满一碗,“大家都自己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就不客气了。”
她端着漂亮的天青色瓷碗,在回廊里找了个极佳的赏雨地,一屁股坐在复古而精致的小竹椅上,看着面前热气腾腾的美食,里面的汤还在滚沸,最上层绿色矮脚青配着白白的油豆腐、点缀着金黄的蛋皮虾饺,真像一副画,令人赏心悦目;
第二层是肉丸、丝瓜与海参、第三层火腿肉与干角豆,四层老母鸡与菌子,最底下还有吸饱汤汁的笋子。
整整五层,十多种食材,怎么一个鲜字了得。
沈如意拿起筷子,先夹了一块豆腐,吹了几下,送到嘴里……
嗯~那味道……眯着眼享受,真是好极了!
沈如意睁开眼,正要低头享受美食。
门口侍卫过来,叫道,“姑娘,有客人——”
沈如意朝侍卫身后看过去,一身湿哒哒的蓑衣人她认识,是沈如意的哥哥——沈立平,而边上站着的那个形容缟枯的年轻男子她就不认识了。
她放下筷子,起身,站到廊边,“沈大哥——”
沈立平拉着两眼空洞的年轻男子介绍道,“姜姑娘,他……就是你的阿……”他话还没说完,就哽住了,雨帘中,让人分不清是他的泪水还是雨水。
沈家村沈如意连忙撑了伞过来,把兄长与年轻人迎上回廊,她看到被晒得黑瘦的哥哥,泪水也止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