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果。”
李建国顿了顿,目光扫过全班同学。
“那么,问题来了。”
李建国老师习惯性地敲了敲投影幕布,发出“叩叩”的声响,将大家的注意力再次拉回。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首次大规模应用网络中心战,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那么谁能结合我们之前学习的内容,以及刚才看到的资料,概括一下,它最核心的优势体现在哪些方面?”
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
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起来。
这问题,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毕竟教材上都有。
但要概括得精准,还得有点自己的理解,那就很难了!
片刻后,秦晓举起了手。
“老师,我认为最核心的优势在于信息共享的速度极快,使得各个作战单元之间的协同效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秦晓站起身,声音清晰地回答道。
李建国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嗯,秦晓同学说得很好,信息共享与协同效率,这确实是网络中心战的一大亮点。”
“还有没有同学补充?”
他目光再次巡视。
“老师,我补充一点!”孟德站起来,声音洪亮,
“我认为还有一点是精准打击能力的大幅增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主要依赖于无处不在的卫星定位系统和大量投入使用的无人机侦察平台,使得发现即摧毁成为可能。”
“说得不错,精准打击也是其重要特征。”李建国赞许地点头。
就在孟德话音落下的瞬间,苏铭的脑海里,“叮”的一声轻响,系统那熟悉的提示音准时上线了。
【任务提示:已识别“网络中心战”2个核心要素(信息共享与协同效率、精准打击能力)。需再找出3个核心要素,方可完成“初探网络中心战”任务。】
嘿,才两个?
苏铭嘴角微微上扬。
看来这三十万内卷值,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嘛。
不过……对他而言,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
“老师,我想试着补充一下。”
苏铭清了清嗓子,缓缓举起了手。
唰!
全班同学的目光,包括李建国老师的,齐刷刷地聚焦到了苏铭身上。
这家伙,总是能语出惊人,他这次也想看看苏铭会说出什么答案!
“苏铭同学,请讲。”
苏铭深吸一口气,站直了身体。
“我认为,除了秦晓和孟德同学提到的两点,网络中心战的核心要素,至少还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他声音不大,但异常沉稳。
配合着“高级战术指挥”技能带来的那种莫名的自信气场,竟让整个教室都为之一静。
“第一,构建‘无缝信息网络’。”
苏铭伸出一根手指,“这不仅仅是信息共享,更重要的是实现从战场侦察、态势感知、指挥决策到火力打击的快速闭环,让信息流在各个节点之间高速、无障碍地流转,真正做到‘信息即力量’。”
“第二,采用‘分布式指挥’模式。”
他又伸出第二根手指,“传统的树状指挥结构,一旦中心节点被摧毁,整个体系就可能瘫痪。”
“而网络中心战强调的是去中心化、扁平化的指挥网络。”
“每个作战单元既是信息节点,也是决策节点,具备一定的自主作战能力。”
“从而大大增强了整个作战体系的韧性和抗打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