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天,芝麻村的青储还在继续收,许关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了。×齐?盛<-小&说^网?+ -e?已#发)._布??>最~/¥新?¤!章?!节÷]·
中午,许关去食堂吃饭,听到有村民在议论。
“芝麻村的收割机咋停了?不收了?”
“不是,听说被举报了,县农业局来了人,说政策不允许毁苗。毁麦行为。”
“咋就政策不允许了?地是农民的地,庄稼是农民的庄稼,还管农民怎么种、怎么收?”
“上面可不这么想,你种地,国家给你种粮补贴,一亩地100多块钱呢!你领了钱就得好好种,哪能半道儿就铲了呢?你看,这是农业局发的传单,附近好几个村都发了,让大家要好好种地,收粮卖粮,不要卖青储。”
许关好奇,走过去看了一眼传单。
传单是那种粉红色的打印纸,上面是关于倡导不要卖小麦青储的倡议书,还引用了农业部门发布的《青贮饲料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
“养殖企业、养殖场应优先选用玉米、苜蓿、燕麦、黑麦、大麦、高粱、杂交狼尾草和黑麦草等作为青贮饲料,不建议选用小麦。”
还真的有依据啊!
许关觉得这些工作人员也真是有水平,啥政策条文都能找到!
如此说来,不让收青储也算有理有据,比起上面罗列的几种作物,小麦用来收青储确实有些不太合适。>*3{<8¥看!书o网<\ -¤÷追{¨最^*新>¤章?×a节`
县农业局的动作也算快,芝麻村的收青储行为才进行到第三天,估计连一半都没收完呢
许关不知道是不是许苗举报的,因为不排除还有其他村也有类似的行为。
说不定也有可能是其他地方的收青储行为搞得太厉害了,上面就统一叫停了。
如果是偶然的、个别的行为,估计县里也不会管。
现在连宣传单都搞了出来,恐怕就不是个例了。
……
收青储的事情被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叫停后,刁旺启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
刚刚收了不到一半,就被迫停止,实在太难受了。
继续收,那就是顶风作案,搞不好还要挨处分。
农业局也是做的绝,一方面告诫村里不能卖,一方面告诫养殖企业不能买。
村民不好管,法不责众,他们管不过来,就去管收储的企业。
这一招可真是太绝了,你想偷偷卖都不行,人家企业不敢收!
于是,一个大难题摆在了刁旺启和众人面前:不把小麦收了,怎么种芦荟?
1块钱1棵的芦荟苗,全村买了400万棵,可是耽误不得!
小郑那边说已经开始起苗了,因为他们那边的种苗基地也是有“档期”的。~x!t¨x′x-s′.~c^o,m*
芝麻村的芦荟苗起出来,还要继续种其他东西呢,耽误不得。
怎么办?不卖青储,直接铲了?
那剩余的村民能乐意?
前面的都收了,一亩地卖了一千大几,让剩余的“无偿”铲掉?!他们不喷死你才怪。
刁旺启知道自己在村里的威望已经大不如前,他可不敢触这个霉头!
芝麻村村委。
侯满囤、齐卫群等几个大姓的主事人收到通知,来找刁旺启商量办法。
齐卫群是个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发型已经变成地中海,他索性剃了光头。
此刻,齐卫群摸着自己的光头道:“老刁,其实这件事也简单,没人收也无所谓。
“只要给钱,村民也会自己铲掉,他们铲掉之后是沤粪还是喂牲口,都没关系,要紧的是赶紧把地给腾出来。”
刁旺启为难道:“我能不知道这个理儿?关键是村里没钱,上次贷的款都买了芦荟苗,下月村委的电费都得我先垫上。”
“剩下的麦子还有1000多亩没有收,这就需要将近200万,村里上哪弄这笔钱去?”
这时候,侯满囤提议道:“老刁,要不继续贷款吧,反正又不是没贷过,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
“等入秋芦荟卖出去,多少钱都能还上!”
齐卫群看了一眼侯满囤,担心地问道:“咱村已经贷了400万了,再贷,人家还给贷吗?”
侯满囤满不在乎道:“银行也是打开门做生意的,只要有抵押,就能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