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真正的敌人
南方集团军群第聂伯河总指挥部。*s¨i¨l/u?x_s?w·./c?o\m~
当参谋长舒尔茨少将将西线战场上隆美尔元帅紧急求援电报交到小胡子手上的时候,小胡子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
他急眼扫完了电报上的内容之后,神色看上去颇为愤怒和纠结。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小胡子这次难得的没有破口大骂。
因为很明显电报传达的绝对不是好消息。
而在以往,当听到战场上传来恶劣消息的时候,小胡子总是会破口大骂,将军们无能 。
南方集团军群总司令曼斯坦因元帅从元首的手上接过电报。他很快看完了电报上的内容,可以概括成两个字,那就是求援。
尽管在隆美尔元帅的指挥之下,西线的b集团军群在面对从诺曼底登陆的上百万盟军部队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被盟军部队突破防线,反而是在诺曼底地区依托河网、灌木等地形条件,顽强地与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战斗了一个多月,没有让敌人向纵深推进一步,反倒是发起多次反击,致使敌人方寸大乱。
可是隆美尔元帅面临的情况和曼斯坦因元帅一样,那就是兵力严重不足。
虽然能够暂时稳住局面,可一旦当敌人以绝对优势的兵力从多个方向开始攻击的时候,兵力不足的问题便会暴露出来。
看完电报的内容之后,曼斯坦因甚至觉得西线战场恐怕很快就会崩溃。
虽然隆美尔元帅的军事才能各国有目共睹,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明白西线战场的紧急,可是曼斯坦因元帅却依然坚定地对小胡子说道:
”元首,您不能再从东线战场上调兵了。”
”如果您继续从东线战场上调兵,那么像哈尔科夫这次的紧急情况会越来越多。”
”我们这次之所以能够在哈尔科夫地区重创布尔什维克的沃罗涅日方面军,最主要的原因是党卫军的几个装甲师英勇顽强的战斗。
如果没有他们,哈尔科夫早就被布尔什维克人占领了。”
”这次胜利其实非常侥幸,毕竟对方兵力数倍于我军。”
”如果您继续从东线战场上调兵前往西线,在以后面对类似危急情况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每一次都是以少胜多。”
”其实这样的战术最多只能使用一两次,敌人便会吸取教训,以后的仗会越来越难打。””党卫军的威名已经打出来了,只要有他们在战场上便可以极大的震慑敌人。
我希望您慎重考虑,不要将他们调往西线。”
小胡子之前就和曼斯坦因说过,等到第3次哈尔科夫战役胜利结束的时候,他会将党卫军的装甲部队调往西线战场。
现在隆美尔元帅又发来了紧急电报。
曼斯坦因元帅非常担心元首会将这支部队调走,他的神态看上去颇为焦急。
小胡子看了看曼斯坦因的神色,又看了看面前哈尔科夫战役的沙盘,久久的沉默不语。
在小胡子的心中,布尔什维克必须消灭干净,否则就会尾大不掉,最终威胁到高贵的雅利安民族。
消灭布尔什维克与净化雅利安民族在小胡子的心中甚至有同等的地位。+小`税^C?M·S- ^首`发^当年在还没有越过英吉利海峡的时候,便组织数百万大军发动”巴巴罗萨”行动,目的便是为此。
在最开始半年的进攻过程中,第三帝国的军队凭借闪电战这种神奇的战术在战场上纵横千里,每一次都能歼灭或是俘虏数十万的布尔什维克军队。
那个时候小胡子以为这场战争在两年之内便可以完全结束,他消灭布尔什维克的夙愿也得以实现。
可现在小胡子才发现,他此前严重低估了对手,低估了斯拉夫民族强大的韧性,低估了在主义思想影响下整个国家和整个地区空前强大、空前恐怖的可怕战争动员能力。
战争不仅没有按照他的预期发展,相反现在攻守已经完全易形。
先后丢掉了北高加索地区宽阔丰富的油田,丢掉了顿涅茨克的煤矿。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这场战争已经失败了。
可是小胡子却依然不愿意放弃。
看到元首纠结的样子,曼斯坦因咬了咬牙接着说道:
”如果您执意要将装甲部队调回西线战场,那么我只能将南方集团军群的主力部队撤到第聂伯河,凭借第聂伯河这条天险阻挡敌人的反攻。”
”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