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数的炮弹落入伏尔加河,无数水柱冲天而起,在爆炸冲击波的带动之下,两岸下起了暴雨。
有各种各样听不明白的口号响在耳朵旁,有的时候,震天的呼喊甚至盖过了轰隆隆的炮火。
忙碌中的安桦语来不及感慨这场战争规模之大,场景之震撼壮观,死伤之惨烈悲痛,全神贯注将所能捕捉到的画面都记录下来!站在河岸边指挥的第62集团军司令官崔可夫已经被爆炸掀起来的河水打湿了全身,他的脸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水珠,不知道是河水还是汗水。
张国海、陈辞修和崔兴林站在距离崔可夫不远的地方,严肃又惊叹地注视着整个战场。
有牺牲的军民尸骸被河水拍打到了岸边,在浪花中起起伏伏。
但由于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战场上,并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打捞尸骸,只能任由他们被河水拍打。
浮桥被空中的飞机以及榴弹炮炸断之后又修复,修复之后又被炸,如此反反复复,军民前仆后继。
空战无法分出胜负,第一波对决之后,双方的空军都伤亡惨重,大部队暂时退出了战场,零星的战斗机还在盘旋攻击。在上午10:30的时候,第六集团军已经有6000余人到了对岸。
用血和肉守护着那个桥头堡,阵地基本成型。
但是日耳曼人的反扑也非常的猛烈。
双方不停地撕扯,无数的生命在这个过程中流失。
十一点,36架武装直升机从东岸起飞,带着雷霆之势扑向日耳曼的阵地。
一线阵地上日耳曼的防御火力在武装直升机的打击之下顿时就弱了下去。
借着这个机会,62集团军的士兵借助木船或是浮桥,如蚂蚁如蝗虫一般扑向西岸。
钱乐的第一营已经损失了三辆主战坦克,他不得已退到了河滩上。
中午,在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之下,钱乐指挥多辆坦克跟随波尔什维克的步兵向前推进。在这片敌我双方争夺最为激烈的阵地上,尸骸遍野,血流成河。
尽管钱乐已经命令坦克尽量躲避,但是前方的尸骸实在是太多了,坦克根本就避不开,甚至连那些冲锋的布尔什维克士兵都踩在战友的尸体上前进。
坦克的发动机轰鸣咆哮,履带上沾满了黑色泥土、红色鲜血和五颜六色尸骸的混杂物。
好在重装合成旅的战士都是久经沙场的百战老兵,这样的场景他们见过很多次,当下只是感觉惊讶,并没有因此而接受不了。
在坦克和武装直升机的配合掩护之下,尽管登陆的62集团军付出了重大的牺牲,依然高速地向前推进。
甚至在有些阵地上,敌我双方已经开始了近距离的肉搏。
朱可夫和约瑟夫不惜一切代价的攻击意志,大大出乎了保卢斯和第六集团军众多军官士兵的预料。
第六集团军的前线部队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当20余架武装直升机出现在战场上,当地面的布尔什维克士兵如疯狗恶狼一样扑上来的时候,保卢斯终于不再犹豫,下达启用“尼德霍格”!
尼德霍格是北欧神话里的黑龙,曾引发诸神黄昏,给世界带来无尽的灾难,接近于毁灭。
“尼德霍格!”
“尼德霍格!”
“尼德霍格!”
…………
当前线的日耳曼军官接起电话的时候,听筒里纷纷响起尼德霍格。军官的眼睛立即睁大,犹豫了不到一秒钟的时间,他挂断电话,开始命令一线部队后撤。
有些部队与攻击上来的布尔什维克人混战在一起,根本就走不开,军官们也不再犹豫。
中午12:10,前线的五六名军官同时摁下了引爆器。
引爆器按下的瞬间,大地传来一阵闷响,世界同时震颤起来。
伏尔加河西岸数公里长的一线阵地上,大地一阵起伏,似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
东方人、布尔什维克人、日耳曼人,所有的参战者都看着这惊人的一幕!
在大地不停的震颤中,一条橘红色的火龙破土而出!
“呼!”
“吼!”似乎是因为压抑了许久,火龙破土之后发出震慑人心的咆哮。
原来保卢斯早就在一线阵地的下方埋下了数吨油料,工兵部队对埋葬的位置精心选择,同时在这些油料的周围装满了炸药。
一旦引爆,这些油料将会向某一个特定的方向倾泻!
这是迫不得已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