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 第209章

第209章

台吉等。岳钟琪指挥清兵乘胜出击,又接连攻下噶斯、次布尔哈两处敌营。

岳家军赶到哈达河畔,清军飞马突袭,歼灭了南岸藏军。岳钟琪见河水并不太深,便命人马囚渡哈达河,经过半日激战,歼敌千余,拿下北岸。吹喇克诺木齐携其妻奔吉卜、其弟端多木札什、台吉札布什端多布等五十多名大小头领及余敌向西仓皇逃窜。罗卜藏丹津率额尔德尼、藏巴札布、格尔格竹囊、额尔克代庆、库勒等五位大台吉,携众数万人逃往乌兰木呼儿,距此地一百五六十里。

岳钟琪命令部队待夜幕降临,直扑乌兰木呼儿。次日黎明,岳家军抵乌兰木呼儿,围歼击溃叛军主力,活捉了罗卜藏丹津之母阿尔太哈屯、mèi mèi阿宝等叛军酋领眷属和其它台吉。罗卜藏丹津改妆逃走。

岳钟琪成功收复被叛军占领的青海地区六十万平方华里的领土,雍正帝大喜,封岳钟琪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授兼甘肃提督。雍正还觉未尽兴意,御笔题写五言律诗二首,又拿过金扇一柄,再题七

言律诗一首,并黄带一副,赐给此战的头号功臣岳钟琪。

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岳钟琪率部剿灭罗卜藏丹津之后,留守西宁,处理军务。不久,逃窜至甘肃庄浪卫(今甘肃兰州永登一带)大山中的叛军余党又重振旗鼓,企图东山再起,与清廷继续周旋。朝廷命岳钟琪统兵三万,兵分十路,出青海,翻祁连,向甘肃庄浪进发。

岳钟琪留五千兵力据东山要冲,自己亲率五千兵士驰回石堡城,合原一万主力突然包围了谢尔苏噶住的老巢。岳钟琪挑军中善攀能跑者二十名,乘夜色悄悄登上山顶,再腰系牛皮绳索顺山堕下,悬落于石堡城内。叛军以为石堡城据险可守,官军一时三刻不易攻破,何况有消息证明清兵在黄羊川一带。

所以,城内毫无应战准备。当哨兵发现清兵从天而降,仓慌间不知所措,抱头鼠窜,拼命呼喊。官兵则里应外合,冲进石堡城,奋力拼杀,不肖两个时辰,歼敌三千余,拿下石堡城。但“庄浪王”谢尔苏噶住在逃。

岳钟琪给被俘的阿屋侧零等叛军头领供以酒饭,好言抚慰,劝其为官兵做向导,分头引领官兵继续搜剿,结果又捕获三千余人。所剩党余见清兵大军压境,势如破竹,谢尔苏噶住不知去向,群龙无首,大势已去,只好向清军乞降。

岳钟琪答应了叛军的乞降,收缴了全部军火兵器,把那些缴获的牛羊驼马、粮草种子全部发给牧民,劝导他们专心耕牧,不要再聚众滋事。对抓获的络力旦达儿等十六位小部落的上层人士,责成庄浪卫同知王廷松妥为安置。

一切处理停当,岳钟琪这才凯奏朝廷,并建议改庄浪卫为平番县。雍正帝下旨,再授岳钟琪兼甘肃巡抚,督办甘肃、青海两地军务政要。

四川乌蒙(今云南永善县)土司禄万钟在云南东川叛乱,镇雄(今属云南)土司陇庆侯及建昌(今四川西昌)属冕山、凉山诸苗相助为乱。岳钟琪与云贵总督鄂尔泰会师讨伐。雍正五年(1727年)春,擒禄万钟,陇庆侯投降。乌蒙、镇雄完成改土归流。

雍正六年(1728年),上书以建昌属河西、宁番两土司及阿都、阿史、纽结、歪溪诸地改土归流,河东宣慰司以其地之半改隶流官,升建昌为府,领三县。定新设府曰宁远,县曰西昌、冕宁、盐源,又请改岷州两土司归流。请升四川达州,陕西秦、阶二县为直隶州。雍正七年(1729年),又请升甘肃肃州为直隶州,陕西子午谷隘口增防守官兵,里塘、巴塘诸地,置宣抚、安抚诸司至千百户,视流官例题补。雷波(今四川雷波县)土司为乱,遣兵讨平之。

雍正三年(1725年)春,年羹尧因九十二款大罪赐死天牢。七月,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此时,岳钟琪官至总督,封三等公爵,手握川陕甘三省兵权。

雍正五年(1727年),有一蓬头垢面,衣衫烂搂的男子双手各握一块石头,在大街上一边赤足狂奔,一边沿街高声叫喊:“岳钟琪要率川陕兵丁造反了!”官府迅速抓捕了那男子,经审讯原来是疯子。但是不能因为是疯子的话,岳钟琪就可以坐视不管。他急忙写好奏疏,希望澄清视听,洗刷冤曲。

这封奏疏被雍正帝的朱批写得密密麻麻。言下之意不外乎是不相信谣言,并说了许多安抚的话。那疯子也被朝廷以“造谣惑众,诬陷大臣罪”斩首示众。岳钟琪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雍正六年(1728年),靖州秀才曾静,派门人张熙致信岳钟琪,曾静的书信中对雍正帝极尽责骂之词;又以岳飞抗金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