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权移交后,持有48%股权的他鲜少过问琐碎事务。
可案头那份文件却让他反复翻阅——扉页印着“辉远传媒”四个烫金大字。
起初听闻内地新冒头的传媒公司求见,只当又是一个觊觎武侠ip改编权的逐利者。
直到秘书补充说这家去年12月才成立的公司,不仅在唱片市场创下销量神话、还与琼瑶进行了影视剧合作。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辉远传媒和横店影视集团签下了12年投资270亿的合同。
且项目建设已如火如荼展开。
270亿,这在1997年的华语传媒界堪称天文数字!
金庸想起老朋友邵逸夫,邵氏纵横影视圈数十载,无论是老邵氏影城还是新建的将军澳片场,也未曾听闻如此大手笔。
更何况,那还是在尚称不上发达的内地。
“金老,辉远传媒的顾先生已到楼下。”内线电话的提示音打断其思绪。
金庸起身,望向落地窗外被金融风暴阴云笼罩的维港。
在股市震荡、资本外逃的当口,这个年轻人却带着惊人野心叩响明报大门。
倒叫人不得不生出几分好奇……
当雕木门缓缓推开,顾俊辉一眼便望见端坐在茶案后的金庸。
这位传奇文人身着藏青唐装,虽已七十三岁高龄,腰背却挺得笔直,目光如深潭般沉静。
举手投足间皆是历经岁月沉淀的儒雅气度。
“金老,久仰了。”顾俊辉快步上前。
金庸起身相迎:“顾先生的魄力,倒是让查某想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
他笑着指了指对面的座椅,“只是这270亿的宏图……”
这笑意里,藏着几分审视。
顾俊辉落座时,目光扫过墙上悬挂的书法作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墨宝苍劲有力。
心中一动,说道:“年少时在租书店借来您的作品,常常通宵达旦。
羡慕书中令狐冲于天地间潇洒不羁的自在,佩服乔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顶天立地,向往张无忌以仁心兼济天下。
不过最觉得有趣的,还是韦小宝在朝堂与江湖间周旋的机灵劲儿。
尤其是他美人环绕,当真是让人羡慕不已!”
这话让办公室里响起一阵轻笑,田甜和秘书掩着嘴弯了眉眼,金庸也扶着紫砂壶笑出声。
“想不到顾先生对我的书如此熟悉。”
“何止熟悉,您的书是伴我长大的。”顾俊辉神色诚恳的说道。
“初中高中时,您的书有些精彩段落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像张无忌在光明顶斗六大派那段……”
“那看来你读的肯定不是正版。”金庸调侃着摇头,“80、90年代的内地,盗版书可不少。”
“金老,正是这些‘来路’,才让武侠走进了千家万户。
如今想来,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您笔下的江湖。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影响力。”
金庸听着顾俊辉对书中人物如数家珍,望着年轻人眉眼间的热忱,不禁暗自点头。
他手指轻叩茶案,笑意未减。
“顾先生对江湖如此钟情,此番来,想必不只是谈书吧?”
顾俊辉目光诚挚地看向金庸。
“金老,辉远传媒想拿下您十四部小说在内地的版权,包括影视改编、游戏、动漫以及未来网络衍生等全方位的开发授权,期限为20年。”
期限20年!顾俊辉这话一出,金老的秘书急忙说道。
“顾先生,这实在难以达成。金老的作品在台湾、香港授权,一般都是五年,最长也未超过十年……”
金庸原本对顾俊辉印象颇好,可此刻听到这要求,心想这年轻人胃口真不小啊!
14部作品打包倒也罢了,竟还要20年的全品类授权。
但见对方眼神清澈笃定,神情沉稳,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秘书的质疑而慌乱。
就轻点桌子,示意顾俊辉继续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