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相约去县城
晨雾像被太阳抽走丝线的薄纱,渐渐消散在天际。+w`d?s,c¢w¨.·n¢e_t^
屋檐下的冰棱折射着碎金般的光,虽寒气仍在空气中流转,但初升的日头斜斜地洒在青石板上,倒也为这清冷的冬日添了几分暖意。
顾家院子里,竹匾挨着竹匾,晒着蓬松的棉被在微风中轻轻起伏,像一片柔软的云。
今天是这个月来难得的好天气,李氏就将家里的被子都拿出来晒晒,去去霉味。
院角的石桌上,大伯娘左手托着绣绷,右手的银针在红绸上来回穿梭,针尖时不时挑起线头。顾嘉月凑过去一看,居然是在绣虎头鞋呢。
大嫂两日前查出怀孕,喜得全家都乐的找不到北。大伯娘更是夸张的想要马上烧香将这事告诉祖宗。
还是奶奶保持冷静,制止了大伯娘这疯狂的行为。
但奶奶的理智也不多就是了,还等不及吃完饭呢,就跑到房间去翻出布料来要给曾孙做虎头帽。
大伯娘也不逞多让,平日里最烦那针线的她,今日也破天荒的拿着针线篮子发誓今日一定要做出一双小鞋子出来。
此刻哼着不成调的小曲,连穿针时眯起眼睛的模样,都透着股藏不住的喜气。
二伯娘也坐在石桌的另一边,正咬断丝线,将新裁的藏青布料抖开比划。
棉花在布料里微微鼓起,她指尖抚过细密的针脚,嘴角不自觉上扬。
今年家中有钱,奶奶早早就买了棉花分了下来。所以他打算给当家的做一套新衣服过年穿。
毕竟过年期间男人都是要出门应酬的,到时候谁家都穿着新衣服,就当家的一人穿着破衣服还不得被人笑死?
至于她?到时候拿当家的不要的衣服改改,将就着穿就是了。+h.o/n\g+t-e~o¨w^d?.~c~o^m¢反正她也没有什么需要出门见人的兴趣。
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她是一点也不愿意出门。特别是谁都期待的初二回娘家,她更是无比的抗拒。
因为一回去,七大姑八大姨都会拉着她问:有没有怀上呀?要不抱一个儿子来养吧,姑娘就是赔钱货,养到以后都是别人的。
她不爱听这些。那些话像根刺,时不时扎得她心里发疼。
顾家的姑娘们也搬来小凳子围成一圈。她们手上也在做着针线。
自从去学堂专业的学过绣花之后,桃花村的姑娘们如今都是有手艺的人了。特别是霍秋霜来了以后,还开了一个算账班。
如今桃花村的姑娘们不但会绣花,还会算账、做饭。可把其他村的姑娘羡慕惨了。
这几日,来村里相看的人家络绎不绝。
别的不说,就说村长家的姑娘,来相看的人还真的将他家的门槛给踩塌了。
想起那将村长家门栏踩坏的小伙子涨红着脸、手足无措的模样,姑娘们就忍不住捂嘴偷笑。
“三位嫂子,明日去县城买腊八粥食材,一道不?”院门外突然传来爽朗的招呼声。
五六个婶子挎着竹篮、夹着鞋底鱼贯而入,顾白鹭和顾知更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站起身去搬凳子。
婶子们也不客气,青石板上,竹凳被挪得哗啦作响,婶子们挨着顾家女眷坐下,指尖继续穿梭着针线,嘴里却没闲着。
一时间寒暄声、笑声瞬间填满了院子。
“去!当然去!”大伯娘嗓门儿一亮,绣绷上的老虎仿佛都跟着威风起来,“我得给儿媳妇买些猪骨、羊肉补身子。”
她扬起下巴,眼角眉梢都是得意,全然没了往日的泼辣劲儿。
“哟,顾大嫂转了性子?”
“以前还以为她是个厉害婆婆……”
调笑声中,大伯娘却不恼,反而挺直腰板:“我家可不兴那些腌臜事儿!”
她这话半是骄傲,半是底气。¢x,i·n~w,a+n+b·e+n!.^o~r·g?因为这是事实。
别看顾奶奶一天骂了这个骂那个(当然,主要是骂大伯娘。)但每次被骂都是有理有据啊。
顾奶奶可从未无缘无故的磋磨儿媳妇。
所以有他的言传身教,顾家的三个儿媳妇也做不来那种事。
再说,赵星儿现在可是怀了顾家的第一个曾孙辈呢,是顾家一等一的重点保护对象。谁敢亏待怀着金孙的儿媳?婆婆手里的擀面杖可不答应。
“那是,你们顾家的家风确实是这个。”说话的大婶竖起大拇指。
“哎,她三嫂,你家宇川的病不是好了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