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初筵简单的解释了一下,他并未压低声音,站在他们身旁的人都听到了。
虽然他们听不懂什么是摩擦力,但他们知道这样做能更加快速的将玉米脱粒啊!
之前他们都是靠用手一粒一粒的弄下来。现在有了张初筵提供的这个什么摩擦力,弄玉米那还不是轻而易举?
“狗蛋真聪明,我们家的孩子怎么就想不到呢?”
“对呀,都是一个夫子教的。咱们家的孩子怎么就不会开窍呢?”
“不行,我回去就让他给我做一个。”
大家七嘴八舌的聊着天,顾宇河有些脸红。因为他觉得这些叔叔婶婶说的就是他。
他甚至与张初筵上的是同一堂课,为什么他能想到这些而他想不到呢?
果然,人与人之间还是有差距的。
看着被叔叔婶婶们围着的张初筵,顾宇河突然觉得,自己的好友好像已经走了很远了,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他有些失落。
“宇河,愣着干什么?不是要去找你姐姐吗?”
顾宇河听到张初筵喊他,顿时就抛掉心中的难受,笑着跑了过去。
这么聪明的小子可是他最好的朋友呢。
进了门,自然还是拜见顾家的祖先。
西南这边每家都会在堂屋立一座家神,除了族中大事,家中的红白喜事都是在家神面前祷告。
早早就等在哪里的先生接过庚帖和婚书,照着上面的内容开始吟唱起来。
告慰祖先后,男方的亲戚就坐在堂屋里,此时,女方就要派人为新郎送上一套新衣和鞋袜。
这次这个任务落在家中最小的女娃顾知更的身上。
“奶奶,我好紧张!”顾知更端着衣服的手都在颤抖。
之前村里有人家办喜酒的时候她是瞧见过的。当时只觉得好玩,现在轮到她自己了,却觉得这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呢。
全村人都看着,要是出了错,她敢肯定,未来一年她都将会是村里婶婶姨娘们嘴里的谈资!
“怕什么?我刚刚教你的记住了没?”
顾知更在心里默读了一遍,确定记住了这才点头。
“好,去吧。别误了吉时。”
被推了出来的顾知更,在众人打量的目光下硬着头皮往前走。
只见她没走一步,嘴里就会唱出一句歌词:
小小盘子么四四方,
新人鞋袜么放一双。
……
四句山歌唱完,顾知更正好走到钱玉林的面前。她将手中端着的盘子往前递。“姐夫,请穿新衣新鞋。”
钱玉林连忙将早就准备好的红包给了顾知更。
原本十分紧张的顾知更在看到那红包后,整个人顿时就升华了。
嘿,她怎么忘了,端衣服是有红包可以拿的。
新娘家送的新衣是需要当场换上的,这套衣服一般都是新娘子亲手缝制的。当场换上也有向亲朋好友展示新娘女工的意思。
大姐顾春燕的刺绣学得特别好,那新衣一拿出来,就引得大家连连惊呼。
“哟,顾家大丫头这手艺还真的不错哈,你看看这针脚,又细又密,不注意看还看不出来缝合的痕迹呢。”
“是呀是呀,我家丫头回去基本都在说顾家大丫头每天上课都能得到花夫子的表扬,上个月人家就已经能独立接单了呢?”
“这样厉害吗?独立接单的话应该能挣很多吧?”
“那是自然,我听我家姑娘说,顾家大丫头上次接的是一位富家小姐的衣裙制作,那小姐出手大方,光手工费就给了一两银子呢。”
“乖乖,这钱家是娶了一个会下金蛋的金鸡啊。”
……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钱玉林抚摸着身上这套完全合身的衣服,笑得十分开心。
这是他第一次穿上完全属于自己的衣服。
就连之前他穿在身上来娶亲的那套衣服,还是之前小叔成亲时,奶奶做的呢。
小时候穿的更别说了,都不知道穿了几代人。
此时,他心里满满的都是顾春燕,他不由得伸长脖子往里瞧,想要看看自己的新娘子。
随后又是一些规矩,弄完后太阳也快下山了。
此时吉时已到,顾春燕终于被扶了出来。
此时她身上穿着红色的嫁衣。上面活灵活现的绣着鸳鸯。随着她的脚步移动若隐若现,好似那些鸳鸯在游动一般。
“哇,这嫁衣好美。”
“这该不会也是顾家大丫自己缝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