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谢邀,假千金她只想教书 > 第126章 江陆离讲佛法

第126章 江陆离讲佛法

信服。

桃花村的村民们常年受佛教文化的熏陶,即便江陆离的举动有些出人意料,但念及他手上那串佛珠,众人心中仍是满怀敬重。

那些对佛法懵懂无知的孩子们,早已被家长放开。

他们如脱缰的野马般,欢呼雀跃地四处奔跑嬉戏。蹴鞠场上顿时空旷了许多,大人们纷纷将桌椅搬开,各自寻了舒适的位置,安然坐下。

江陆离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好了,今日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阿含经》中的四四三经,经中有这样一句:‘若有行慈心,亦无放逸行;诸结渐渐薄,转见于道迹。以能行此慈,当生梵天上;速疾得灭度,永至无为处。不杀无害心,亦无胜负意;行慈普一切,终无怨恨心。’”

他的声音低沉而醇厚,如同一股清泉,在蹴鞠场上悠悠回荡。

“这段经文,盛赞了慈悲的心念,倡导我们修行慈悲之心,不杀生,心中不存有害人之意,摒弃争强好胜之心,以慈悲胸怀普度世间一切众生。如此一来,最终便能消除怨恨之心,获得殊胜的果报……”江陆离娓娓道来,神色庄重,语气平和。

村民们纷纷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聆听着。

他们虽皆是朴实憨厚的庄稼汉,平日里与泥土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对佛教文化的尊崇,早已深入骨髓,融入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此刻,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专注与虔诚的光芒,仿佛要将这经文的每一个字,都深深地镌刻在心底。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微微眯起双眼,若有所思,良久才缓缓开口道:“江山长,依您所言,这慈悲之心,在咱们这农耕生活之中,又该如何践行呢?就拿这田中的害虫来说,若不除之,庄稼便要遭受虫害,颗粒无收,可这除虫之举,又算不算是杀生呢?”

老者的话语中,满是困惑与迷茫,引得周围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显然,这也是他们心中长久以来的疑问。

江陆离轻轻转动着手中的佛珠,神色平静如水。“老人家,这其中的关键,便在于发心。若除虫是为了守护赖以生存的庄稼,保障家人的温饱,且并无肆意虐杀的恶意,那么这便与经文所倡导的理念并无冲突。但若是仅仅为了一时的泄愤,或是过度使用残忍的手段,那便有违慈悲的本意了。”

众人听后,皆是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神情,心中的疑惑也随之消散。

这时,一个年轻的后生,满脸通红,有些腼腆地站起身来,挠了挠头,问道:“江山长,那这无胜负意,在村里与邻里相处时,又该如何体现呢?有时候,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难免会发生争执。”

江陆离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拂面,温暖而和煦。“在这世间,争执往往源于执念与胜负之心。若能在争执之时,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量,放下心中的胜负欲,以平和之心去沟通交流,许多矛盾自然便可迎刃而解。就如同那田间的流水,懂得迂回曲折,避让前行,方能畅行无阻,奔腾不息。”

后生若有所思,缓缓坐下,心中暗自思量,往后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为了小事与邻里争吵。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都在心底默默告诫自己,往后可不能再因一点小事就和邻里红了脸,要学着多体谅他人,以和为贵。

场边的一位农妇轻轻叹了口气,低声对旁边的人说道:“我平日里总是担心自家的收成比不上别家,心里头老是七上八下,不得安宁。听了江山长的话,才明白这都是心中的执念在作祟啊。”

旁边的妇人也连连点头,深表赞同:“是啊,这世间的富足,并非仅仅取决于物质的多寡,更在于内心的满足。若能以慈悲之心看待他人的丰收,以平和之心对待自家的收成,内心便能常享安宁,幸福自在。”

随着江陆离的深入讲解,村民们心中的疑惑渐渐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慈悲与善良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他们深知,这佛法的智慧,并非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细微的举动,每一次内心的抉择,都蕴含着慈悲与善良的修行。

夕阳的余晖,如一层金色的薄纱,渐渐洒落在蹴鞠场上,给众人的身影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芒。江陆离看着眼前这群质朴纯真的村民,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今日的讲解,或许只是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但只要用心浇灌,悉心呵护,这颗种子终有一日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让桃花村这片土地,处处弥漫着祥和与安宁的气息。

这场临时起意,却又似乎是蓄谋已久的讲学,终于缓缓落下了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