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只有死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出人头地也不是只有科举这一条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也不是只能读圣贤书,其他知识也能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好。”
闵山长听着她的话,浑身一震。仿佛有一道闪电划过他的脑海,有什么东西在这一瞬间被捅破了。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震惊,随后是深深的思索。
“多谢顾山长,闵受教了。”这次,闵山长郑重地给顾嘉月行的是学生礼,他的态度诚恳而谦逊。
在这一刻,他真的从这个年轻的女子身上学到了新的知识。
是啊,他从创办梧桐书院之初,就是立志要为大乾培养人才。
可他目光短浅,只将人才限制在读圣贤书,参加科举这一项上。却忽略了一个王朝想要运转,不能只有当官的。
百姓重要吗?重要。
商人重要吗?重要。
将军重要吗?重要。
若是有学堂开设这些课程,大乾将会出现多少商人?多少识文断字的将军?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没想到这样的话居然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说出来的!
枉费他闵时乐活了这么多年,居然还不如一个小姑娘看得通透。真是惭愧啊。
江陆离此时终于用审视的眼光看待眼前的这个少女。
他微微眯起眼睛,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探究和欣赏。
她不但直白、大胆,心思想法也都如此与众不同。
世人皆知参加科举能改变命运,却忽略了这件事的概率性。
每天读书的人有多少?参加科举的有多少?但最终录取的人又只有多少?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若你不是一枝独秀的那一个,等待你的也只有落榜的命运。
有些人读了一辈子的书,考了一辈子,拖累了家庭,害苦了孩子。到头来也只不过是一届白身。
可落得这样的局面全是他们的错吗?
也不全是。
而是整个王朝,没有一个人告诉他们,读书除了考科举,还有其他路可以走。
如今,有一个女子做了世人都没有想到的事。
不对,不是没人想到!
而是那些人不愿意,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没人愿意将手中的权利分享出去。
如此,眼前这个女子的所作所为更加的让人敬佩。
若是这样的女子心悦自己,也不是不能接受?
顾嘉月连忙将身子往旁边一侧,脸上露出惊慌的神色。“闵山长,你这是折煞我!”
先不说社会地位,就这年龄差,她要是受了这礼,会被天打雷劈的吧?
闵山长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许,声音温和而有力。“小友身怀大义且践行,受得起。”
回想起今日的种种经历,闵山长的内心满是感慨。
今日这一趟,实在是不虚此行。
他本抱着几分看热闹的心思而来,想着或许能瞧一瞧杜夫子的笑话。
其次就是来看看这个敢为人先的女子是个怎样异数。
可当他踏入这求是学院,亲眼见识到顾嘉月的种种作为,听到她那些独特而新颖的教育理念,内心的震撼便如潮水般汹涌。
眼前的这个女子,年纪轻轻,却有着如此深邃的思想与非凡的见识。所思所想,无一不让人眼前一亮。
她对教育的理解,对人才培养的独特见解,打破了他多年来固有的认知,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他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闵山长的目光中渐渐浮现出一丝期待,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
若是这样的人才,能够到他们梧桐书院去,那该是怎样一番盛景?
她的到来,必将为梧桐书院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那些陈旧的教学模式,或许将在她的影响下,焕发出新的生机;那些被传统教育所束缚的学子,或许能在她的教导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此刻,两位山长的脑袋波奇怪的同屏了。都在想着如何将对方挖到自己的学院来。
“闵山长……”
“顾山长……”
两人同时开口,想要向对方发出邀请。
顾嘉月微微躬身,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闵山长先说。”
闵山长顿时喜笑颜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顾山长,是这样的,老朽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闵山长想先铺垫一下,毕竟若是说得太过于直白,就有些草率。
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