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李青青
“好,这个名字不错,狗蛋,快多谢你夫子。”张水根虽不太明白其中深意,但直觉这名字比自己取的柱子、栓子强多了。
没听夫子说又是希望,又是期待的么,肯定是好名字!
“多谢夫子赐名。”狗蛋,哦,张初筵恭恭敬敬地给顾嘉月行了一个弟子大礼。
顾嘉月连忙抬手扶住他的手臂让他起身,随后转身看着张水根一脸认真地说道:“水根叔,初筵确实是读书的好苗子。我定会悉心教导他,只要他肯努力,日后读书的费用,他自己亦可去争取。绝不能耽误了他的前程。”
顾嘉月心中清楚,这村子里的人皆穷困潦倒,若无人支持,几乎没有人家能供得起孩子读书。
所以她想借鉴现代的助学计划,给那些没钱读书却又渴望读书的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能走出这个村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这并非长久之计,他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所以还得为村里谋划一个赚钱的法子。只有村里人富裕了,才会真正明白读书的重要性。
张水根听了这话,在看向一旁期待的张初筵,脸上不再有挣扎之色。他咬了咬牙,下定决心。“只要孩子能读进去,我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他!”
顾家这丫头是个有本事的,狗蛋跟着她学习,想必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也不敢奢求他能考中进士、入朝为官,只要能考个秀才,改换门庭,便是莫大的体面了。
就算考不上秀才童生,日后长大了去地主家做个账房也是极好的。
“谁说不是呢?都是为了孩子好。只要他们愿意读,我们就要尽力去争取。总不能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众人纷纷附和。
顾家人口中说着话,心里却不得劲。
这一大家子,年龄适合读书的,也就顾宇河一人。可这孩子拥有这般好的条件,却对读书毫无兴趣,实在让人发愁。
顾老爷子环顾四周,心中暗自思忖,子嗣还是不够兴旺。
当夜大堂哥顾宇山便被唤到爷爷的房间待了许久。
等他出来时,满脸通红,眼神闪躲,不敢直视任何人。
而大堂哥的院子,到了半夜,仍有隐隐约约的声音传出,羞得几位妹妹第二天都不敢抬头看他。
顾嘉月倒不觉得害羞,只是暗自感叹,古代房间的隔音实在太差,以后行事还是得小声些才好。
*
竖日清晨,日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洒落在顾家的小院之中。
顾家人刚放下碗筷,便见门口袅袅婷婷地走来一位姑娘.
姑娘笑意盈盈,如春日暖阳般明媚。往哪里一站,就是风景。
“顾奶奶,正用早饭呢?”那姑娘声音清脆悦耳,仿若林间的黄莺。
奶奶闻声抬眸,看清是谁后脸上也绽开了和蔼的笑容,“哎哟,这不是青青呀?可是你奶奶找我有事?”
这姑娘姓李,名青青,正是李大爷的孙女。
李青青莲步轻移,推门而入。而后小心翼翼地捧出一篮鸡蛋递与奶奶,眼中满是感激之色。“顾奶奶,我是专程来感谢您家的。前日夜里,若不是您家的马车,我爷爷……”说着,眼眶微微泛红,声音也带上了几分哽咽。
“哎哟,好孩子,别哭别哭。”奶奶见状,忙不迭地拉住李青青的手,将她往屋内让,“咱们都是乡亲,互相帮忙那是应该的。你奶奶平日里也没少帮衬我呢!”
李青青的奶奶与顾奶奶,自年轻时便情谊深厚,多年来,两人从未红过脸,但凡有个风吹草动,总是想着彼此,虽非亲姊妹,却胜似亲姊妹。
嗯,就是一起聊八卦,一起骂人。一起讨厌山脚下的花婆子。
李青青勉强扯出一抹笑容,眼眶仍是红红的,“顾奶奶,嘉月可在家?我想当面谢谢她。”
“在呢,在呢。”奶奶忙应着,而后扬声朝着屋内喊道,“嘉月,有人找你。”
顾嘉月正坐在屋内,满心忧虑着虎子。
他出门已有一日,至今未归,也不知此番前往县城是否顺遂,能否寻得多余的秧苗。
唉,这古代通讯不便,着实令人忧心。
听得奶奶呼喊,她赶忙从屋内出来。便瞧见一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姑娘,正笑意盈盈地与奶奶交谈。
顾奶奶瞧见她,连忙招手,“嘉月快来,这是李大爷的孙女,叫李青青。她说今日特意来谢你的。依我看呐,谢啥呢,都是乡亲,相互帮衬本就是应该的。”
李青青见顾嘉月出来,忙站起身来。一双美目打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