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四月插秧忙
四月中旬,正值西南插秧之时。
天色未明,鸡鸣声便此起彼伏、争先恐后唤醒了沉睡的村子。
农忙的时候,便是如顾宇河这般的孩童也不得清闲。会插秧的皆下田劳作;不会的就帮忙运送秧苗。
田埂之上大人们熟练地挽起裤腿,踏入泥泞的水田躬身整理秧苗。
只见他们神情专注,双手在泥水中穿梭,动作麻利而有序。
顾嘉月被分配了跟小孩一起运送秧苗的活儿。
她挑着一根扁担,两头的箩筐里放着顾知更和顾白鹭刚从育苗田里扯出的秧苗。她需要将这些秧苗挑到田埂边,让等在哪里的人接过秧苗插进稻田里。
一条分工明确的“劳作流水线”悄然形成。
顾嘉月擦着头上的汗水,心中暗自思忖,怪不得古人执着生孩子。
平日里倒不觉得,可到了这农忙时节,便知家中人多的好处了。
这人多的人家一人干一样,干得那是井然有序,什么都不耽误。
看那些人口少的人家,忙忙乱乱的,好似干了很多活,但一抬头,又觉得什么都没有干好。
便是打架之时,人多也占优势啊!一人丢一块石头都能把敌人砸死。
想罢,她不禁暗自偷笑。
她忆起自己小时候与奶奶在乡下生活时也是要做农活的。不过她老家那里并不种稻子,更多的是栽种玉米。五月份正是需要给玉米松土施肥的好时候。
每到那时天不见亮就得起床,背上午饭和肥料就上山。
偶尔不小心挖断了一两颗玉米苗,因为害怕被奶奶责骂,顾嘉月就假装无事发生,又挖个坑将挖断的玉米苗埋进去。
等过了几日,奶奶来看时,发现顾嘉月负责的那片部分苗都得死上不少。
每当这时奶奶总是骂骂咧咧的说养了个祖宗。
哎,想起那些日子,又累又快乐。
可如今这具身体的原主,之前养尊处优,连太阳都甚少晒,哪曾做过这些粗活。
这不,才挑了两回,肩膀上的皮肤就被磨破了,火辣辣的疼。
她眉头紧皱。但看着众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干活,又怎好意思说出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来,宇河,把秧苗递给我。”大伯站在水田里,高声喊道。
顾宇河赶忙将田埂上的秧苗抱起来递给大伯。
秧苗上全是泥水,这一抱弄得面前全是泥巴。
不过顾宇河脸色一点变化都没有,好似没有看到衣服被弄脏了一样。
到底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自幼在田里摸爬滚打,对这些早已习以为常,又怎会嫌弃?他甚至还将受伤沾染的泥巴擦在衣服上,然后一屁股就坐在田埂上休息起来了。
大伯接过秧苗,迅速将其分成小把,而后开始插秧。
只见他双手如飞,在水田里快速移动,一株株秧苗便整整齐齐地立在水田之中,间距均匀,好似训练有素的士兵。
顾嘉月见状觉得有趣极了,心中痒痒的也想一试身手。
她将裤腿挽了起来下了水田,学着大伯的样子,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秧苗插进水里。
可她插的秧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深浅不一,有的刚插下去便浮了起来。
大伯看了看,笑着说道:“插秧可得讲究技巧,手要稳,插的时候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否则秧苗难以茁壮成长。”大伯一边说着一边示范。
顾嘉月听后,认真地点点头,又尝试了几次,却依旧没有太大进步。
她不禁有些气馁,直起身子,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却未曾发觉手上的泥巴抹得额头到处都是。
”哈哈哈,二姐你好像一只小花猫啊。”顾宇河指着顾嘉月脸上的泥巴哈哈大笑。
顾嘉月双手叉腰。“你以为你比我好多少啊,泥猴子!”
“好了,闹什么闹?还不快把秧苗给我?”大伯一发话,两人都乖了。顾嘉月继续弯腰学插秧,顾宇河站起身去运送秧苗过来。
太阳渐渐升高,阳光洒在水田里,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可周围的村民们依旧认真地插秧,他们动作熟练且迅速,仿佛不知疲倦。
就连奶奶都没有休息,虽年事已高,但插秧的速度却一点也不慢,许多年轻媳妇都比不上她。
她眼神专注,双手不停的交错着。额头的汗珠滚落,她也只是随意用袖子一抹便又继续劳作。
顾嘉月看着奶奶的身影,心中暗暗给自己鼓劲:奶奶这般年纪都如此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