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在冷凝不坏的温度下存放很长时间,随后温火来熬制,听说是氧化反应,油会特别的多,滴答滴答的就出来了!”
记者说的清楚而明白,就好似干过一样。
让我忍不住的也为之侧目。
“这还是好的呢,我可是调查过很多了!”
记者看我听的出神,有点洋洋得意,随后讲到了更加令人不齿的事。
“更加可怕的是,住在海边的人,用烂鱼烂虾,也做地沟油。”
“那不是鱼露吗?”
有关这个事情,我是知道了。
厨房里都有,一种鱼露的存在,作为生活的调味剂,非常合适。
“啊,鱼露的话都是干净的鱼虾,已经经过了处理,可是这个海边地沟油的做法,就可恶了!”
“怎么说?”
列车上,都是我们自己人,并没有同行的无关人等,所以谈论起来也比较放心。
“哎,当地人把鱼加到酒糟里,就这么的发酵,出来的油,非常可怕!”
记者拿出来一些图片,说那些油,秀色可餐的,看上去非常的好。
色泽,和味道都不错。
就是人吃了以后,特别容易上火,疾病第二天就能出来。
他们还有个瘆人的外号,叫做“大红袍。”
大红袍啊!
听来就让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抬头看向四周,这就确实是惊人而可怕了。
“不错,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说是严重的时候,还会爆发了心脏病1”
“那确实是可恶,和毒品一样了!”
我没好气的叹口气。
“当然不是好事!”
“那我们这次要去的地方,就是大红袍了?”
“不,是黄马褂!”
记者再次开口的时候,让我更加诧异。
他们的说法,居然连黄马褂都有。
听说那是古代一种皇权的象征,怎么就成了油名了呢?
“市场上有一种玉米油,您是知道的吧?”
记者津津有味而乐此不疲的给我介绍。
“知道!”
“那个玉米干瘪瘪的,怎么会有油呢,一般人是不知道的!”
他居然在这样的时候,还卖了关子。
而我只是笑笑,听他主动说了下去。
果然!
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这个记者就憋不住了,主动开口给我讲了起来:“玉米里边出油,那是牙油啊...”
他这么说,让我直接毛骨悚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