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就说明他已经认可你了。”
曲灵点点头,笑着说:“我弄这个,主要是为了实用,不是为了得到领导夸奖,他能夸我一句不错,我也满足了。对了,回头我把文件归档的规律规则都写下来,将来我不在了,你们也能自己整理。”
对比着虚心低调又谦和礼貌的曲灵,刘华在肖鹏这里的位置一低再低,他说:“你就没想过要留在管理局?”
曲灵顿了下,几秒钟之后才不好意思地说:“要说我没想过,那纯粹是骗人,可是,管理局这种好单位,哪里是想留就能留下的?能来这里实习一回,我也知足了。”
肖鹏就叹气,说:“你这种又努力又上进又有工作能力的同志,不留在管理局,是管理局的损失。”
曲灵“噗”地笑了出来,说:“肖哥,能得你这么一句评价,我也没白来管理局一场。”
肖鹏便安慰她,“别丧失信心,还有时间,你还有机会的。”
曲灵笑了笑,没有说话。
第63章 刘华在正式休假的第二天晚上就发动了,被送去了医院,生产得还算顺……
刘华在正式休假的第二天晚上就发动了, 被送去了医院,生产得还算顺利。按照风俗,月子里, 亲近的同事、朋友们是要去给下汤的, 男同志自然不方便去, 肖鹏就让自己媳妇去。
曲灵和肖鹏的妇也认识了,便跟另外几名女同事一块约着,到刘华家里去。每人拿上两籽挂面或是几个鸡蛋,或者小米、红糖这些补充营养, 能下奶又不贵重的东西就行。
肖鹏媳妇胳膊上挎着个塑料绳坯编成的菜篮子,扒拉开曲灵带着的布兜子往里面看了看, 点点头。
“嫂子, 我带这些东西合适不?”曲灵问。曲灵带的是两籽儿挂面, 还有一斤红糖,比别人的礼重些。
肖鹏媳妇点头:“合适, 你接了刘华的岗位,算是承了她的情, 礼给得重些正常, 要是给得轻了,反而让人挑理。”
曲灵:“那就好,我还是头一回给人下汤。”
肖鹏媳妇沈春燕是燕市本地姑娘,巧的是, 也在第一机械厂上班, 不过她跟曲灵不认识,倒是知道厂里来了两个“开门办学”, 英语说得非常好的姑娘。
曲灵是后来跟肖鹏聊天时,才发现两人还有这样的缘分, 也正因为多了这份缘,她和沈春燕的一下子就熟络起来。
她比肖鹏还要大上两岁,两人结婚很早,如今生了一个闺女一个儿子,闺女已经上小学了,儿子刚上幼儿园,虽然也就二十七八岁的年纪,但自认为是个很有社会经验的妇女了,对曲灵挺照顾的,这些人情往来的事情也愿意指导她。
曲灵也没想到还有这种意外之喜,有了沈春燕的帮忙,她在人情往来上,便能更加得心应手。
沈春燕虽然不是管理局的职工,但在局里家属院生活了这么多年,局里上上下下就没有她不认识的。
这些天,曲灵跟着沈春燕一起,去参加了一场婚礼,一场乔迁宴,多认识了局里许多人,交际面儿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次一块去给下汤的,有张秘书的媳妇黄姐,还有总经办联络员小赵姐等等。都是一个小圈子里的人,沈春燕将她介绍进这个小圈子,以后就都是熟人了。领导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好,下面人也就处得比较好,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十分正常。
刘华丈夫在效益更好的国有企业里,职位不低,分配的房子更好,按照政策规定,夫妻双方有一方分了房子,另外一方就不再享受单位的分房待遇。
夫妻两个住的也是筒子楼,不过在一楼,足足有四十平米左右,分隔成了两室一厅。刘华占了其中的最大一间卧室当了月子房。
一行人过去的时候,刘华的娘家妈和嫂子都在,一个帮着给炖汤,一个帮着哄孩子。黄姐先将带来的东西递过去,其他人纷纷效仿,而后便被刘华她妈让进了朝阳的卧室里。
刘华靠在床头,穿着秋衣,盖着被子,头上戴着医生戴的那种白帽子,将头发、额头全都裹在里面。屋里头拉着窗帘,一股子说不清是臭还是骚的味道弥漫在不大的屋子里头,曲灵进去后,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适应了一会儿,那股子味道才没那么浓了。
“谢谢你们来看我。”刘华发红肿胀的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来,看起来有些蔫耷耷的,脸上多了些许细纹,鼻头上冒着细密的汗珠,她掀开被子就想要坐下来,却被张秘书媳妇黄姐一把按住,帮着将被子给她盖回去,说:“你就躺着吧,可别着凉喽,你第一胎,一定得坐好月子,要不然落了病,就只能等下一胎的时候再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