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铁骑以锐不可当之势,仅仅耗时五天,便成功攻克了大勃律国都城菩萨劳城。这座曾经固若金汤的城池,如今已在唐军的脚下颤抖。城内一片狼藉,残垣断壁间弥漫着战火的硝烟,大勃律国军队如丧家之犬般四处逃散,往日的喧嚣与繁华已被战火和恐惧所取代。
唐军营地内,士气高昂,欢呼声此起彼伏。士兵们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为自己身为大唐的一员而骄傲,更为能参与这场伟大的胜利而自豪。苏定方身着那身沾满征尘却依旧威严的战甲,站在营地高处,俯瞰着这一切。战甲上的鳞片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赫赫战功。他的目光坚定而锐利,如同雄鹰般望向远方,心中思索着下一步的战略。此时的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乘胜追击,彻底荡平大勃律,让大唐的威名在这片土地上永放光芒。
而王孝杰,同样身着战甲,英姿飒爽地走向苏定方。他的战甲上沾染着战斗的痕迹,却无损他的英气。他的脸上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反而带着一丝忧虑。走到苏定方身旁,王孝杰抱拳行礼,神色凝重地说道:“苏将军,如今我军虽连番告捷,攻克菩萨劳城,但末将心中隐隐不安。”
苏定方微微转头,目光落在王孝杰身上,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问道:“王将军,我军势如破竹,大勃律军队望风而逃,何来不安?”
王孝杰微微皱眉,抬头望向远处山峦起伏的地方,缓缓说道:“苏将军,您看那逃窜的贼兵,看似狼狈羸弱,毫无抵抗之力。然而,大勃律与大食勾结,实力不应如此不堪一击。末将担心,此乃贼兵诱敌之计,故意示弱,引我军深入,而后设下伏兵,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他们或许正是利用我们的轻敌之心。”
苏定方听闻此言,心中一凛,陷入沉思。他再次将目光投向远方,试图从那片狼藉的战场和逃窜的敌军身影中,看出些端倪。远处,大勃律士兵丢盔弃甲,脚步踉跄,看似毫无斗志。但苏定方深知,战争中表象往往具有欺骗性。片刻后,他缓缓说道:“王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大勃律既然敢与我大唐为敌,必有其倚仗。这一路来,他们溃败得太过轻易,确实可疑。我等征战多年,切不可因一时的胜利而放松警惕。”
王孝杰见苏定方认同自己的看法,接着说道:“苏将军,末将建议,我军不可贸然追击。应先防备左右,派遣精锐搜索周边山林。若真有伏兵,也好提前应对,以免我军陷入险境。山林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正是设伏的好地方。”
苏定方点了点头,神色愈发严肃:“王将军此计甚妙。我大唐铁骑虽英勇无畏,但绝不能因一时大意而中了敌人奸计。来人!”
一名传令兵迅速上前,单膝跪地:“将军有何吩咐!”
苏定方目光如电,大声下令:“即刻挑选数支精锐小队,对营地左右及前方山林进行仔细搜索,务必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回报!搜索时,务必保持警惕,不可打草惊蛇。”
“是!”传令兵领命后,迅速转身,飞奔而去。
不多时,数支精锐小队如离弦之箭,朝着不同方向的山林疾驰而去。他们身着轻便的战甲,手持利刃,眼神警惕而专注。山林中,树木郁郁葱葱,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小队士兵们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踏得格外轻盈,生怕发出的声响惊动潜藏的敌人。他们犹如丛林中的猎豹,敏锐地捕捉着周围的一切动静。
与此同时,苏定方和王孝杰并未放松警惕。他们站在营地高处,密切关注着山林方向的动静。苏定方心中暗自思忖:“若真有伏兵,此次若能识破并击破,大勃律便再无翻盘之力;但若疏忽大意,我军必将遭受重创。这不仅关乎着这一万将士的生死,更关乎大唐在西域的威望与荣耀。”
王孝杰似乎看出了苏定方的心思,说道:“苏将军放心,我大唐儿郎皆是精锐,定能识破贼兵奸计。我们历经无数战阵,岂会被这小小伎俩所迷惑。”
苏定方微微点头,说道:“但愿如此。这一战,关乎我军成败,更关乎大唐在西域的威望。我们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懈怠。”
就在众人焦急等待之时,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只见一名士兵快马加鞭,神色慌张地赶回营地。他飞身下马,直奔苏定方和王孝杰而来,单膝跪地,急切地说道:“将军!前方山林发现异常,疑似有大勃律伏兵!林中偶有兵器反光,还传来隐约的人声。”
苏定方和王孝杰对视一眼,眼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