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如今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
一位,是满洲勋贵旧部的关键人物,他的存在就像是一条纽带,将这些势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而另一位,则掌握着大清的兵权。
新帝刚刚登基,龙椅都还没坐热,他深知自己必须快点采取行动,将最为核心的力量紧紧握在手中。*3-y\e-w·u~./c_o-m¨
只有这样,他才能尽快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稳住局势。
…………
张御医到康熙的龙榻前诊脉,他的动作很谨慎。
他慢慢地将手指轻轻地搭在康熙的脉搏上,仔细地感受着脉搏跳动。
龙榻上,原本紧闭双眼的康熙,突然间眼皮子猛地一掀,他那浑浊的眼睛直直地盯着张御医,沙哑着嗓子问道:“如何?朕的病可有好转?”
张御医心中一惊,连忙恭敬地回答道:“回太上皇的话,药是有效果的,但会见效比较慢,待微臣调整药方,再观察一段时间。”
康熙听了,微微点头,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
他知道自己的病情严重,而且这些日子来,只有张御医对他的病有七分把握,其他的太医们都是束手无策。
站在一旁的乾元皇帝胤礽,他的心情异常沉重。
他刚刚登基不久,还来不及享受这皇权带来的荣耀,就不得不先面对皇阿玛病重的现实。
他的手紧紧地攥着,几乎要失去知觉,而他的喉咙眼儿更是干涩得厉害,却说不出话。
他只能每天抽出时间来看看皇阿玛的情况,希望皇阿玛的病有所好转。
乾元帝的心里却比谁都清楚,如今老爷子这所谓的“病”,其实有一大半都是“心病”。
………
胤礽,也就是乾元帝登基之后,他接连加封了许多人,而给康熙的那些后妃们的封赏圣旨也随之而来。
惠妃被晋封为惠太妃,当她颤抖着双手接过圣旨时,心中五味杂陈。
她非常清楚这道圣旨对她意味着什么——她掌管了几十年的宫权,从此以后将与她再无关系。
曾经在这深宫中呼风唤雨的日子,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惠太妃不禁感叹时光的飞逝和命运的无常,手中的圣旨此刻也变得异常沉重。
同样地,宜妃被加封为宜太妃,德妃被加封为德太妃,荣妃则被加封为荣太妃。
其他的后妃们也都得到了类似的封赏,基本上都是按照太上皇那边之前的位份来进行加封的。
…………
胤礽除了给瓜尔佳氏封后之外,其他的妃子们则分别被封为了嫔、贵人以及答应等不同的位份。
其中,四个侧福晋的位份是:娴嫔李佳氏、静嫔程佳氏、淑贵人唐佳氏和谦贵人范氏。
至于其他的格格和侍妾们,她们的位份大多是贵人或者答应。
如果生下了孩子,那么此次就会被封为贵人。
而没有生育的则只能获得答应的位份。
除了皇后之外,胤礽对其他女人都不太满意,那些人没有一个能合了他的心意。
再加上康熙此时病情严重,胤礽整日忙于朝堂之事,根本无暇顾及这些后妃们,自然也就没有心思去琢磨她们的位份封号了。
……………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人在生病的时候,往往会思虑过度,这样一来,身体自然就难以恢复了。
自从康熙登上皇位之后,他对权力的执着便与日俱增。
尤其是当胤礽与众皇子们逐渐长大成人后,康熙越发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威胁和挑战。
这些年来,康熙心中的郁闷和不满始终无法得到宣泄,日积月累之下,他的身体状况自然每况愈下。
然而,他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和精神支撑,表面上看起来还算过得去。
此次生病,其实是康熙之前的一些旧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终于引发了病根。
尽管如此,康熙仍然放不下那沉重的江山社稷,也舍不得手中的权力,这也是他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
如今,为了自己的寿命和健康着想,康熙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权力,安心养病。
在养病期间,他精力有限,康熙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
………
时光荏苒,等到张御医再次为康熙请脉时,惊喜地发现康熙的脉象已经有了明显的好转。
要知道,早些时候康熙的脉象,那可是让他们这些太医们每次都觉得心慌的。
可现在,张御医的手指头搭上去,只觉得那脉象充满了生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