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30章 《详议武监疏(改)》

第230章 《详议武监疏(改)》

《兵部详议武监奏议》

这是兵部经过连夜的讨论,最后递交给皇帝的奏疏。?j\i~n¢j^i?a`n,g`b~o`o/k,.\c!o+m¢

兵部一群官员研究了半天,苏泽在节堂上的辩论实在是没有漏洞。

最后兵部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哭穷”。

再怎么说,改建国子监,也是需要一大笔银子的。

而按照苏泽的构想,武监不仅仅是读书的地方,还需要进行军事训练,那武监建设就是一个大工程了。

兵部决定扣死了这点,就说今年没有预算,只要能拖到下个预算的日子,那事情没准拖着拖着就黄了。

大明朝的预算是在每年十月编订。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农业社会的经济节点是每年的八月,也就是每年夏粮征收完毕的时候,这是整个朝廷最大的一笔进账。

每年八月,各布政使司汇总州县《钱粮文册》。

九月十五日前,户部复核全国税粮总数。

十月廿日,皇帝御批预算草案。

然后经过各衙门和内廷长时间的扯皮,最后在腊月前决定下一个年度的预算,同时再制定下一年的征税计划,也就是《赋役黄册》,发至府县执行。

现在还在正月,也就是说一年的预算刚刚审定完毕,兵部说拿不出额外的银子,也是合适的理由。

至于内帑会不会全出了,兵部尚书霍冀也判断不可能。

虽然内帑的进项多了,但是去年花钱的地方也多了。

新开了那么多口岸,很多市舶司还在投入阶段,内廷还在不停的砸钱。

内帑如今的最大收入来源,还是跟着夏粮一起征收的金花银。

去年八月征收的金花银,也要到今年九月才能运到京师。

加上上元灯会皇帝也花了不少银元,年节还赏赐百官和内廷,霍冀也判断皇帝拿不出这么银元。

霍冀的判断不错,最了解内廷外廷账目的张居正,在拿到了霍冀递交的兵部奏议后,也票拟同意了兵部的意见。

张居正倒是也不反对办武监,但是他认为朝廷现在花钱的地方多,而北方已经安定,不应该这个时候投入太多在军事上。

这倒也不能说张居正保守,只是他身为文臣,又是负责户部的阁老,对于朝廷的大额开支态度慎重。

高拱是支持苏泽的,而这一次赵贞吉也站在了苏泽这边。

不过三位阁臣都知道,这件事主要还是看皇帝的态度。

甚至说都不是看皇帝态度,而是苏泽是否能坚定皇帝办武监的决心。

如果皇帝坚持要办武监,从内帑挤出银元来办,那兵部的这份奏议也就没用了。!x\4~5!z?w...c′o¢m/

等兵部奏议走入宫内,张居正向身边的中书舍人夏炜问道:

“定国公和苏子霖的奏疏送到通政司了吗?”

夏炜是张居正身边的中书舍人,自然有足够的政治敏锐感,他立刻说道:

“今早就派人去通政司问过了,杨银台说还没接到奏疏。”

——

苏泽的奏疏难产,是因为他起草了一份奏疏,模拟失败了。

——【模拟开始】——

《详议武监疏》当日送到内阁,你主张由内帑和工部共担武监建设费用,主持户部的张居正反对,高拱和赵贞吉赞同。

但是兵部所上的《兵部详议武监奏议》,已经表态兵部今年没有预算筹办武监,户部也表示挤不出银元。

隆庆皇帝面对这笔巨大的开销,也打了退堂鼓。

你的奏疏被搁置,随后不了了之。

——【模拟结束】——

【剩余威望点:320点】

【是否花费1000点威望,强制执行奏疏。】

苏泽叹了一口气,昨日苏泽舌战兵部,但还是被兵部抓着关键,死活不肯出钱。

对这个结果,苏泽倒是也不意外。

之所以苏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