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220章 《驳疟病瘴气论》

第220章 《驳疟病瘴气论》

懂黄骥留下教材的人,也就只有周相一个,他要是撂担子,这营造学社也就关门了。

最后周相也做了妥协,延长营造学社的教学时间,给学社成员一次补考的机会,只要补考通过也算是结业。

上海、泉州、广州的镇守太监好不容易凑齐,实在没办法继续开埠了。

不仅仅内廷缺人,外廷也同样缺人。

这一期顺天府吏科试的事情完毕,张居正也准备推动在南直隶进行吏科试的改革,在南直隶募新吏征收商税。

先把南北二京的商税收起来,这一带的读书人最多,商旅也最发达。

等南北二京的问题解决了,再对其他富庶的省份下手。

张居正放下奏疏,他突然发现隆庆三年的内阁要比去年忙碌了很多,就连他都有些吃不消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张居正回忆起苏泽第一次上疏的那个节点。

好在下个月王世贞就要从草原返回了,首辅李春芳已经上疏请求增补阁臣了。

处理完手里的奏疏,张居正拿起桌上的报纸,他翻开了《乐府新报》。

自从长子去了登莱后,张居正最喜欢的版块变成了山川地理版块,张居正最喜欢看的内容,变成了介绍海外风土的文章。

前些日子长子写信过来,他已经入学了登莱的市舶司海务教习所,信中张敬修写了不少他在莱州港口和海员交谈的消息,其中就不乏海外风土人情。

张居正看这些文章,也是为了能和长子交流。

这一期的山川地理,又是苏泽亲自撰文,写的是欧陆一个名叫威尼斯的海上城邦。

建造在海上的城市?

张居正还是很好奇的,除了风土人情外,苏泽还介绍了威尼斯的特产玻璃。

苏泽讲述了威尼斯人通过保密技术获取巨利的事情,还说一片等身透明玻璃就能在欧陆卖出天价。

但是让张居正意外的是,紧接着苏泽就将玻璃的制作工艺大大方方的刊登在了报纸上!

从玻璃原料,粗筛,助溶,玻璃药(添加剂),制作的过程,苏泽都详细的刊登出来。

不同的玻璃药,可以制作出不同颜色的玻璃,而要制作纯色玻璃,需要用到一种名为“回青石”(钴蓝)的矿物。

欧陆视若珍宝的玻璃制作方法,就被苏泽这样刊登出来了?

张居正随即一笑,苏泽就是这样,每当他抛出一个东西的时候,就会引着人继续前进,你永远不知道他的口袋里还藏着什么东西。

张居正相信在玻璃背后,还有更赚钱的东西,苏泽在藏在身后。

不过张居正这次倒是冤枉苏泽了。

苏泽没有将玻璃镜子的全部配方都刊登出来,还是因为锡汞齐的制备太过于危险,这个时代的工匠还没有足够的化工保护意识,只能在小部分技艺高超的工匠指挥下生产。

而苏泽将玻璃的配方刊登出来,也是为了促进玻璃制造行业的进步。

威尼斯人垄断技术,将纯色玻璃镜的配方藏了一百多年,这也将光学发展拖延了一百多年。

苏泽相信,以大明工匠的勤劳和聪明,以大明的生产力,玻璃的价格很快就能降下来,而玻璃的产量也能迅速攀升,很快就能成为大明的出口产品。

而透光的玻璃可以用在光学仪器上,还可以用在建筑上,说不定明年就可以在京师搭建温室大棚,在冬天吃上新鲜的蔬菜了。

而镜子则可以作为一种奢侈品,专门在东宫的商铺中贩卖,日后还可以在港口出售,反过来卖给西方人。

——

十一月二十五日,京师下了雪,京师百姓家里也都升起了炭炉子。

苏泽在改建堂屋的时候,请工部修了暖墙,这样又可以取暖,又不用忍受炭炉的异味和煤灰之苦。

不过今天一大早,苏泽就离开了温暖的室内,站在京师门前看热闹。

今天是蓟辽总督谭纶回京述职的日子。

苏泽身后跟着徐渭,对于这位和戚继光联手在东南抗倭的文臣,苏泽还是很好奇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