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

第186章 逃不掉的李侍郎

记下这点后,苏泽又叹了一口气,不情愿的向着户部走去。

苏泽刚刚在山东清吏司的正堂坐下,主事魏恽就拿着厚厚的账册过来说道:

“员外郎,这是莱州盐所上月的账簿,盐运司牒呈我司,请示余盐怎么处理?”

苏泽不由的头疼起来,户部十三清吏司,分管各省的事务,但是往上却没有协调部门。

山东的盐产多了,要调运其他省份,苏泽就要和其他清吏司的主官商议。

更麻烦的是,凡是涉及到这种跨省的事务,做账都十分的麻烦。

没办法,大明的财政就是这样的一笔糊涂账。

简单的说,大明根本就没有一个全国性的财政部门,户部虽然掌管全国财计,但其实还是十三清吏司分掌。

比如山东一个卫所需要粮食,那就由山东周围一个县负责这个卫所的俸饷,每年这个县收来的粮食,都要由这个县负责运送到这个卫所。

卫所查收粮食后,上报山东清吏司,就算是交割完毕了。

可除了户部之外,大明还有很多部门可以征税,比如群牧监的“马钱”,工部征收的“木料钱”,这些账也都是不经过户部的。

由于没有一个统收统支的财政部门,地方财政十分的混乱,中枢财政也是一笔糊涂账。

大明这套财政体系,甚至比唐宋还要落后,唐宋就已经知道在宰相下设立三司使,统筹全国的财政工作。

更要命的是,十三清吏司还有大明特色的制衡机制。

比如苏泽负责的山东清吏司,就要负责天下盐课,但是其他省的盐所账目,需要由其他清吏司汇报给山东司。

而山东司要给天下盐所下达命令,也要挨个通知协调辖区内有盐所的清吏司。

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设定,那就要问明太祖朱元璋了。

混乱的清况一直到了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后,用白银取代实物税收,这笔账才算清楚。

苏泽也明白了,为什么张居正非要他来做这个山东清吏司员外郎。

户部这种体制,想要办成事情,就必须要主官特别有能力。

也只有苏泽这样的人出面,其他清吏司才会密切配合,不敢搪塞推诿。

如果是主事魏恽出面,怕是连账册都要不到。

苏泽不得不从两日来一天户部,改成了三天来两天户部办公,才能堪堪处理山东司的事务。

不过这段时间,苏泽对于大明户部的事务也上手飞快,他也逐渐对十三清吏司的运行体制有了更深的理解。

就这样一直忙碌到了六月二十日,苏泽赫然发现中旬都过去了,他才算是理顺了山东司的公务。

明日就是旬末休沐的日子,苏泽连忙收拾东西返回家里。

苏泽刚回府就见到了门口停着的车马,向门前迎接的小厮问道:

“府上有客人?”

小厮连忙说道:

“老爷,是沈府杜娘子来拜会大娘子的。”

苏泽才想起来,沈一贯出使草原后,留下妻子杜氏和儿子沈泰鸿留在京师。

还是妻子心细,经常邀请杜氏上门做客。

等苏泽进府后,仆役已经通知了后宅,杜氏带着儿子沈泰鸿恭敬的向苏泽行礼。

“苏叔父。”

沈泰鸿今年十三岁,在读书上非常有天分,已经准备参加今年的顺天府乡试了。

苏沈两家已经是通家之好了,苏泽也喜欢聪明伶俐的沈泰鸿,将他当做自家子侄,于是又问了一下他的学业,这才满意的说道:

“嫂嫂,泰鸿今年参加顺天府乡试,一定能中举!”

杜氏的脸上却带着忧色说道:

“小叔,坊间都说你今年要出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泰鸿今年参加顺天府乡试,若是中举,怕是要惹非议,所以我今日来府上,就是想和小叔商议,今年泰鸿就不要参加顺天府乡试了。”

苏泽惊讶的看着杜氏,又看着一脸失落的沈泰鸿,苏泽立刻说道:“这怎么行!科举是读书人的大事,岂能因为这个耽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