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 第179章 四民说和请征商税

第179章 四民说和请征商税

再次坐在灵济宫中,皇帝的心情和上次完全不一样了。,q?i~s`h-e+n′p,a¢c!k^.-c¨o.m?

何心隐坐在精舍中,各省的贤良文学们泾渭分明的氛围成两派。

南直隶、浙江、福建、广州,以及刚刚开港的山东,还有因为造纸业和陶瓷业发达的江西坐在一起。

剩余的省则坐在另一侧。

双方从灵济宫大会开始时候的其乐融融,到了如今这幅剑拔弩张的地步,也就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

何心隐再一次感慨,报纸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双方的分歧公开化,他的《新乐府报》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何心隐又看向精舍外的高台,这一次的事件自然有何心隐等人的推波助澜,但是本质上依然是大明从建国时期就留下来的严重分歧。

东南沿海作为财赋之地,认为是自己用钱供养了朝廷,理应得到最多的利益。

而北方各省则认为,是北方军民用血肉挡住了北方蛮族的威胁,要不然江南哪有这样的安定局面?

简单的说,就是南方觉得自己交了税,而北方认为自己交了血税。

何心隐想要看看,这满朝诸公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他更想要知道,苏泽到底是怎么看这些问题的。

今天闭幕的题目是张居正出的,他拿起毛笔在会场上写下四个字,接着由太监将帛旗升到了空中。

“四民之业”

看到这个题目,何心隐倒是有些佩服那四位当政的阁老了。

能够将问题拿出来讨论,总比藏着掖着要强,矛盾不会因为不让说就消失。

果不其然,当看到这个题目后,精舍内的贤良文学大哗。

他们也以为朝廷不会讨论这个问题,而是准备在场上辩论的时候强行歪题,转到这个话题上去。

却没想到朝廷竟然让人公开讨论,在场的贤良文学们都激动起来。

首先站起来的,是南直隶队伍中的一人。

何心隐一看,这人正是那日在楞严寺中和自己辩论的同门茅宽。

茅宽也是颜钧的弟子之一,那日在楞严寺和何心隐产生矛盾后,双方就彻底分道扬镳。

没想到茅宽竟然混到了南直隶的贤良文学队伍中。

不过何心隐是混在北方的队伍中的,而且他是朝廷通缉的要犯,所以做了易容,茅宽应该认不出他来。

茅宽自信的走上台去,他向皇帝和众臣行礼后,朗声说道:

“四民平等,皆是陛下子民,何以厚士农而薄工商?”

“衣食住行,乃万民生息之所仰。`鸿,特¨小_说/网· ¢无*错/内^容/江南丝绵工坊昼夜不息,所织造的绵帛披裹我大明万民之躯;房屋营造,皆是工匠日夜操劳之功。”

“诸君说农是国本,若没有漕运沿岸百万漕工,各省的粮食又要如何运到京师?”

“草民以为,工商也是国本,请朝廷罢官营专榷,罢丝绢茶瓷之杂税,惠归于民。”

“此来则四民安业,万世太平!”

听到茅宽说完,高台上的张居正皱眉。

他执掌户部,对于国家财政最敏感。

大明官营的就是铁盐,但实际上铁禁早已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在南方很多地区的官办铁坊规模还不如民办。

剩下的丝绸和瓷器,大明也设置专营机构,比如在江西景德镇就设有御窑厂,专门烧制官窑瓷器。

国初在江南也有制造局,专门负责皇家衣物的制造。

但是这些官办工坊的竞争力很快就不足,比如现在江南的织造局已经自己不织造了,连皇帝登基时候的龙袍,都要花钱承包给民间制造。

而景德镇的御窑厂的技术也被私窑超过,已经出现官窑不如私窑的情况。

这些都是国家财政的细枝末节,但是盐不是。

盐是国家财政的重要部分,官营盐铁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的政策。

盐税无论怎么败坏,都是国家财政的重要部分,这是绝对不能放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