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听到最后,朱翊钧的注意力,都在苏泽所说的“白银百万两”上了。
“父皇!我觉得苏师傅所奏的对!”
隆庆皇帝听完哈哈大笑,他又起了逗弄的心思问道:
“你苏师傅哪里说得对了?”
朱翊钧说道:
“能给父皇赚钱,难道不对吗?”
隆庆皇帝愣了一下,他看向儿子问道:
“赚钱就对吗?”
朱翊钧点头说道:
“当然,师傅们讲学的时候都说了,朝廷打仗、治民、办学、赈济,都是要花钱的,所以劝说儿臣要节约。”
“可如果苏师傅能帮着父皇赚钱,儿臣不是就可以不用节约,想要花什么就花什么吗?”
“哈哈哈哈!”
隆庆皇帝为了儿子的童言无忌而大笑起来,但是笑着笑着,他也心动了。
是啊,当时自己想要办元宵灯会,首辅徐阶就是以边关紧张,需要用钱,所以拦着自己不让办灯会。
可如果国库丰盈,自己再想办个劳什子的灯会,内阁还会反对吗?
隆庆皇帝又想到了自己的父皇,那时候一边打着抗倭战争,三大殿还闹了宫灾烧了,那时候为了重修三大殿,朝野可没少议论,工程也都是拖拖拉拉的。
如果内承运库里的银子充足,那不就不用看外廷的脸色了?
但是皇帝还是有些下不来决心,他又问道:
“小儿胡言乱语,开港通商就能赚钱吗?”
朱翊钧却说道:
“当然能!”
被儿子这幅笃定的态度给逗乐了,隆庆皇帝问道:
“你且说说,为什么能?”
朱翊钧说道:
“父皇,儿臣看过报纸,苏师傅在海国记里说,红夷之主就是造船通商,成了海内巨富,建造了一座黄金的宫殿!”
“蛮夷都能,为什么我天朝上国不能?”
隆庆皇帝自然也是看《乐府新报》的,不过他没有细看过《海国记》。
“把《乐府新报》拿来。”
李芳很快就将《乐府新报》拿来,隆庆皇帝翻开报纸,找到了涂泽民所写的那篇《海国记续》。
“果真如此。”
隆庆皇帝又看署名,这不就是当年上书请求开关的涂泽民吗?
原来是他写的啊,他在福建主持开港通商,那他写的内容应该是可信的。
也许可以试试?
反正苏泽的奏疏,通篇都没有讲对倭贸易。
在登莱开一个小港口,然后看看结果?
要是真的和苏泽所说的那样,可以给朝廷带来大量的收入,那也不亏。
如果最后不赚钱,言官攻击得凶,最后将这个港口关闭了就是。
一想到这里,隆庆皇帝终于下定决心说道:
“那就交予户部议一下。”
冯保心中明白,张居正执掌户部,让户部议一下,就代表皇帝是同意了。
隆庆皇帝又问道:
“按照张师傅的意思,在登莱设置市舶司,关于这个市舶司太监,你们可有得力人选?”
显然隆庆皇帝问的,就是身边的李芳和冯保。
太监都是皇帝的私臣,任用市舶司太监这种事情,完全就看皇帝自己的心意。
皇帝只是随口问,李芳仓促之间却也没有想到合适的人选。
冯保则早就已经盘算好了,他直接说道:
“尚衣局张诚办事利落,去年采买龙衣就是他办的。”
新皇登基,都要派遣宫里的太监去江南采买龙衣,也就是制作龙袍。
隆庆皇帝想起去年张诚去江南,确实办的干净利落,才买的龙衣也合身,于是点头说道:
“那等户部议定,就派张诚去。”
李芳看向冯保,他自然知道这个张诚是冯保的干儿子,但是面对冯保的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