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趟老家,都没有出过哈尔滨的市区。
7月21日,上午。
凯子哥带着纪录片拍摄团队,来到了尔滨,徐观自然亲自去接,安顿好了酒店,徐观作为东道主,也宴请了众人一顿。
两个大导演齐聚哈尔滨,还带了剧组,里面还有十几个老外,只一天的功夫,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哈尔滨。
第二天的下午,酒店来了一个穿白衬衫的,说明来由,带着众人进了市政府大楼,受到了领导的亲切接见。
晚上,领导还百忙之中抽空还宴请了众人一顿。
席上,只见领导举着杯子道:“观导,陈导及剧组的诸位美国客人,你们好!
我谨代表尔滨市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艺术的高度...时代的深度...尔滨的城市底蕴...文化的传播契机...全力以赴做好保障服务,助力拍摄工作顺利推进!”
“哗哗哗!”
当天晚上,徐观凯子哥跟领导喝酒的时候,下午领导接见的视频就出现在了尔滨的新闻上。
新闻还特意介绍了观导从尔滨启航,走向世界的,徐观在哈尔滨或者说黑龙江几乎无人不知!
7月22日。
一大早,徐观去了酒店,跟凯子哥确认纪录片的的拍摄计划,讨论了一天,23号就带着剧组进驻了取景地,正式开机。
这是徐观第二次被拍纪录片,除了比第一次经费更足外,拍摄的内容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之前香特尔更注重徐观进了电影圈的奋斗,而凯子哥则侧重点拍摄徐观成名前的艰辛。
徐观看了剧本,凯子哥拍摄的关键词是农村老房子及邻居,学校及老师学生,中俄边境和启航,孤坟和父子情深等,总之一句话,怎么煽情怎么来!
每天吃饭时候,徐观就跟凯子哥聊断背山,聊不为人知,剑走偏锋的禁忌之恋。
这天,拍完老房子的戏份,凯子哥把徐观拉到一旁,说:“师弟,你是也混出头了,但家里的破房子实在有点不像话了!”
徐观解释:“我知道,我准备拍摄完,花点钱重新修缮一下。”
凯子哥摆手道:“花什么钱,这事交给师兄了!
我回头从剧组里扣点,给你修修老房子,顺便给你们村修条路!”
“师兄!”
“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