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又在某个时候重新将其卷上岸。
阿斯兰、阿斯兰……
记忆是这般的清晰,让她心头大震,无法言语。她一时希望他死了最好,一时又不忍心他死了。她心中百般煎熬,她无论如何都不想把当年的后遗扯到女儿身上。
但是有人在查小蝉的身世?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她眼神复杂地看着那个晕过去的少年郎君,看他长发汗湿,看他面容瘦削。他是很果毅的郎君,凡事能自己处理绝不假借他人之手。当年长安之事就能看出来,现在李信却向她求助……他没有找曲周侯,没有找那位很欣赏他的舅舅,恐怕是怀疑曲周侯被蒙蔽多年,受不了妻子的背叛吗?
李信猜测了最悲观的一种可能性,他最好的提醒对象,就是长公主。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闻蝉能平安活到现在,且日常无忧,多年受宠,都是长公主的功劳。
他做了最好的选择。
长公主闭目。
她心想,李信还是很冲动。
和当年一样。
一遇到小蝉的事,他就不能做到步步为营,静待良机。
他走的这步险棋……若她真的与阿斯兰通jian,她事后,肯定要想办法处死李信的……他还真是每次都把自己逼到绝路上……一碰到她女儿的事,就开始这样不成熟……
长公主想到前些日,她与曲周侯说起李信,心烦得不行。她那时候说,李信能力这么强,深不可测,心机深沉,他都不是李家二郎,还能让李家离不开他。这样的人物,小蝉怎么可能应付得了?他若是真心欺负小蝉,十个小蝉也不够他玩的。
郎君太强悍,女郎太弱小。长公主对这门婚事,无论如何都不看好。
曲周侯那时候说,“且看他对小蝉如何。他在对小蝉的事上,若和面对别的事也一个态度……那我当真不敢把小蝉许给他,哪怕他能护好小蝉。但如果他还和当年一样,旁的事再冷静也没用,一遇到小蝉就开始不顾所有,那小蝉跟着他,我便放心了。”
长公主低眼看着这个昏迷不醒的少年,忽然很想问他——
“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你已经不是那个做事不顾后果的小孩子了。当再一次面对小蝉的生死时,你还愿意为她死么?你已经从一个草莽,走到了今天这个地位,连太子都对你褒奖有加。你舍得如当年一样,放弃所有,为小蝉去死吗?”
“我听说,他们形容你狠毒,说你不通情面,说你连昔日情分都说斩就斩,昔日兄弟说杀就杀。你在会稽之战、在雷泽之战时,一步步踩着血往上走。那个时候,你冷血,凉薄,阴鸷。他们都怕你,都忌惮你。那么对于小蝉,你又是什么样的呢?你若还抱有当年的心,还心怀炽烈只为小蝉,还愿意一次次地为她去死,我便把小蝉许给你。”
——阿信,你愿不愿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