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被灼烧出焦黑的痕迹,那些培养舱里的创作者发出非人的惨叫——他们皮下游走的文字正在被逐个焚毁。
\"不够快!\"李牧的左眼流出血泪,他的身体正在被两种叙事拉扯,\"他们启动了物理格式化!\"
作家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指正在消失。从指尖开始,组成他身体的文字被逐个删除。更可怕的是,病床上的《道德经》竹简突然自燃,火焰里浮现出所有被平台强制修改的段落。
就在绝望之际,病房的电视机突然自动开启。屏幕上出现陈小雨的脸,她背后是正在崩塌的道德书屋:
\"找到锚点了!\"她举起一块刻着\"复归其明\"的砚台,\"用这个接入核心叙事层!\"
李牧猛地扯下胸口电子屏,露出下面跳动的金色文字——那竟是《道德经》最原始的甲骨文版本。他将其按在正在消失的作家手上:
\"记住,真正的囚笼不是平台规则...\"
\"而是我们对自己初心的背叛。\"
电子屏与砚台相撞的瞬间,整个医院空间如玻璃般碎裂。作家坠入无尽的文字洪流,看见无数个自己正在不同时空写作:
有坚持文学性的自己最终穷困潦倒;
有彻底商业化的自己月入十万却抑郁;
甚至还有个在精神病院用血写作的自己...
在洪流尽头,他看见最初的灵感来源——十岁那年,他在古籍馆偶然翻到的残破《道德经》,扉页上有道用铅笔写的批注:
\"所有经典都是活物,读者赋予形体,作者注入灵魂。\"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