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吃了再睡。”
现在一屋子人都知道了易龙在攒钱买自行车,他就更不可能半途而废了。
跟着便也端了面盆,和陈家志、易定干一起坐在了门口,边吃面边听收音机。
“这臊子面真香!”
“香就多吃点,够不够,不够我分你点。”
“够了,够了,舅舅你自己吃吧,你也要再长点肉才行,都没以前帅了。”
“……”
陈家志不禁摸了摸脸颊,还好吧,但仔细一想,自从进入夏天后,市场里来买菜的大姐们都没那么热情了。
难道现在就开始流行小白脸了?
吭哧吭哧的把一盆面吃完,让易龙把碗筷拿到后面去,陈家志和易定干抽起了烟。
没过一会儿,李明坤和郭满仓也来了。
几人交流着地里的情况。
主要是李明坤在问,他这一茬菜投入了不少,小拱棚、遮阳网、化肥~
前期赚的钱基本又投了进去,按他的性格,可以说是下了血本,心里很忐忑担忧~
所以各方面都想问清楚。
与之相比,易定干和郭满仓的投入更多,也时不时问一些细节。
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陈家志也没啥好隐瞒,知道也不一定能做到,知行合一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
但如果换了其他人,比如江心菜场,他也肯定不会说。
聊了一会儿,李秀也洗了碗出来,拿着个塑料盆,要跟着陈家志去巡田。
陈家志也不敢多耽搁,安排了工作还要去学车。
其实可以偷懒,不必天天巡田,但这东西重在坚持,就如签到一样,需要一天天累积。
“汪汪~”
两只狗比人还积极,每天早上沿着菜田跑一圈成了必修课,只是跑得快,几句话功夫就把陈家志和李秀落在了后面。
“家志,豇豆也快能采收了。”
“嗯,还有两三天吧。”
“还是让我来摘吧。”
“这次有2.3亩豇豆,你一个人摘不过来,你帮德良和贵慧搭把手,聊聊天可以,别累着自己了。”
原来敖德良有两亩豇豆,敖德海管理的0.3亩豇豆地也划给了敖德良,所以一共是2.3亩。
一排排整齐的支架上挂满了绿色的豇豆,每一根都色泽鲜亮,长势喜人。
这豇豆很好。
应当比前世那一茬豇豆还好。
但并没有像前世那样每天有人来围观,陈家志种出好菜已经是稀疏平常的一件事。
李秀看着逐渐圆润饱满的豇豆,心里重重一松,有这茬豇豆在,后续收入也不会太差,离给家志换车又近了一步。
敖德良的地里除了豇豆,还有6.19播种的芥兰芥菜各0.5亩,也是正采收的这批。
以及7.14和7.17播种的两批芥菜。
其余就全是空地,都翻耕了出来,旋耕机打出来的土壤很细碎,也很平,混杂着猪粪的痕迹。
整理出来的畦面也笔直,十分受看,陈家志不由多打量了两眼,才注意到敖德良在厢面两端拉了绳子,绳子边放着洋撬,应该是用洋撬笔着绳子铲出畦沟,再用锄头耙地……
他若有所思,又多看了看敖德良的第三组,似乎有点强迫症啊!
两人又往前走,边上的小水沟里装满了水,天热,早上要给菜田浇水所以才拦住,陈家志和李秀穿着凉鞋,时不时在水里咚一下,清清凉凉的。
就是这狗不喜欢沾水,陈家志寻思着这不行啊,他的狗不仅要会巡田,还得会玩水。
“黑仔,白仔,过来。”
黑仔明显更壮,一个蛮牛冲撞就把白仔挤在了身后,屁颠颠的到了陈家志身前,摇晃着尾巴。
然后被陈家志扔到了水沟里,吓得惊慌失措,想爬上来,又被陈家志弄下去。
“家志,你干嘛!”
“哈哈…没事,这水不深,让它练一练。”
李秀哭笑不得,白仔吓得叫了两声,不敢再过来了,黑仔扑腾了几次发现水不深,也不慌乱了,只是眼睛里有很浓的怨气。
玩闹了一两分钟,来到了重新编号过后的1-7和1-8附近。
1代表第1组,组长敖德海,1-7和1-8则是第1组的7号和8号地,都是1亩左右。
1-7是改编前的6-5和6-6,地里是7月1日播种的菜心0.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