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不要。”
洪彪笑了,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对两人的第一次碰面很满意。
而易定干等人则听得云里雾里,陈家志没解释,也没多说一句。
从和洪中的接触开始回忆,最大的疑点是什么?
是洪中其实不太懂农资行业。
不像是农资系统里下海的。
各方面都很生疏。
所以能在他的店里看到各种行业书籍,他也在学习。
那他在开农资店前是干什么的?
从这么多国外货就能猜到了。
和洪彪是一条路出来的。
洪中此前还提了蔬菜生意。
能让他产生兴趣的肯定不会是国内市场,最近的也只有香江了。
也不是正规渠道。
难怪会做了那个梦,原来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至于合作的风险?
他只是个卖菜的。
卖给谁都是卖。
别人买去干嘛,他也不知道。
而且量也不大。
看洪中洗白开农资店就知道了,他们也不强,只能小打小闹。
在香江,走鬼档的帮派并不少,他们这点量,大菜栏可能理都不理会。
而且,陈家志也不会一直给他们供货。
他想的是通过正规方式打通供港渠道,都要回归了,这几年,就是大菜栏最后的疯狂。
洪中洪彪想通过他赚一笔钱,陈家志也想通过两人摸一摸香江蔬菜市场的情况。
前世他接触出口都是两千年后的事了。
对近几年的情况没那么熟。
他连香江现在的菜价都不知道,信息太闭塞了。
送走了阿豪和洪中,易定干三人还在排排坐,见他回来,问道:“家志,买防虫网干什么?”
“这还用问吗,听名字就知道了,七八月高温高湿,病虫害多的吓人,用防虫网配合农药,防治效果要好很多,就是太贵了,你们用不起。”
“……”
扎心了。
但也是事实。
每平方米12元。
即使陈家志都不敢全覆盖,只计划了半亩的量,但也需要投入4000多元。
每批菜关键时期遮几天。
再配合遮阳网。
估计能减少30%~40%的病虫害。
剩下的采用化学防治。
如果单用农药,叶菜依然可能保不住,农残还会大幅超标。
有防虫网,则会好很多。
和聚过来的菜农解释了几句,几人现在对他也深信不疑。
只是确实用不起。
想投入都没办法,他们没那个资本,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感到了深深的无力。
他们早就打定主意要跟着陈家志学,管理、技术等等都可以模仿。
但一旦到了设施投入,没钱,想模仿都没有办法。
这还要怎么追赶啊?
差距可能只会越来越大。
而且是亲眼目睹。
三只老鸟顿时软了,萎靡不振的坐在台阶上有一搭没一搭的抽烟。
回了屋后,陈家志看到李秀正拿着装钱的包,刚收的240元才放进去。
看到他进来,李秀说:“家志,刚才你的话我听到了,要买防虫网的话,家里的钱可能不够。”
三天卖了一万元固然让人兴奋。
但计划的投入也让李秀很头疼,一算,钱居然不够。
新接的10亩地的要上发酵猪粪和小拱棚,小拱棚的遮阳网和竹片还没送来,猪场的钱还没去结清,这就要去掉七八千。
再加上水泵水管电线需要一千多。
现在又来了防虫网。
用三天时间成了万元户,但也可以在瞬间又成了负翁。
陈家志回头看了下,门外易定干几人也听到了两人的谈话,正看着他。
眼里的意思很明显,原来你也不够啊!
陈家志笑了笑:“又不是现在就要用,别人说了半个月,半个月时间,你想想能卖多少钱了?”
今天他的菜少。
但也只是相对昨天而言,一晚的收入也非常可观。
三只老鸟才提起点劲儿,又焉了,差距可望不可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