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要读本科,后面也要读研,读上去后,后面当老师评职称什么的都更方面。
宋大哥有为儿女规划,儿女想要做研究就做研究,要做别的就做别的。宋大哥没有强迫孩子非得去做什么,他的就是他尽可能替孩子多想一些。孩子拥有首都的户口,确实能少走很多弯路,能更容易考上好的大学。
“吃饭了。”宋母过来道,“你们两兄妹还在那边说什么?”
“吃饭,吃饭。”宋大哥道。
江老太没了之后,江雨菲没有从江老太的房间里搜出别的东西,于小姨不让江雨菲继续搜下去。于小姨想江老太没有把那些东西留给江雨菲,那些东西就不是江雨菲的。
于小姨搜了江老太的房间,最后搜出了将近一千块钱。江老太挺能攒钱的,儿女们给她的孝敬钱,她没有都拿去买吃的,有积累起来。一个柜子里面还放了一些糖果,有的糖果都化了,里面放的一些钱还发霉了。
江老太是这里藏一点钱,那里藏一点钱,藏了好几个地方。
于小姨一件一件地去翻找那些衣服,这才把那些钱翻找出来,这才能把那些旧衣服烧掉。于小姨把那些钱拿出来买了几个银手镯,不过不是大的银手镯,而是比较细的,分给江老太的外孙外孙女们,儿子女儿,一个人一百块,剩下的就是留给江父一家,这也算是有给大家分了一些东西。
江雨菲还不大高兴,她不高兴也没有用,这些钱又不是江雨菲的。
于小姨不是那等小气的人,别人也别觉得东西少,到底是于小姨夫妻赡养的是江老太。江老太的其他儿女倒是没有闹腾,他们都知道江老太的年岁大,老太太能留下这些东西就已经很不错了。其实,于小姨要是不把那些东西拿出来分,其他人也不会不高兴,钱不多,不是非得去争这个钱的。
这些年过来,江二嫂夫妻把欠亲戚的钱都还上了,他们还在摆摊子,继续做豆腐卖豆腐。江二哥的臭豆腐摊子生意还行,没有很差。
江二哥跟江二嫂的孩子大了,有的孩子出去做事,就先行搬出去住在单位的宿舍,年岁小一点的还有留在家里。家里的房子住不下去,他们的房子,隔开两个房间,又有四个孩子,四个孩子挤在一间房间,小的时候还好一点,用帘子隔开就隔开了。孩子大了,就很麻烦。
两个人的孩子读书成绩不怎么好,基本都是早早出来工作的。江二哥江二嫂又没有工作可以给孩子顶替,就让孩子自己出去找工作,或者是找人,看看有没有关系。
“也该攒钱买房了。”卧房里,江二嫂算了一下他们最近赚的钱,买铺子就算了,他们现在在院子里还能做豆腐,家里的院子够大。家里的孩子大了,没有房子不行,他们还有两个儿子,总不能让儿子结婚之后,跟他们挤在一起。
那不现实,还是得有房子,至少得多一间房间。
两个女儿是要外嫁的,一个儿子留在家里,家里两间房间,一间房间给其中一个儿子儿媳妇住,另外一个儿子呢?
“早知道当初就不该生这么多。”江二嫂感慨,“早当初就不该借高利贷,不该借那些钱的。”
江二嫂想要是没有借那些钱,他们早就能买房子了。
“以后不要借钱投资。”江二哥是怕了,还了好几年的钱,现在也没有攒下多少钱。
“知道,知道。”江二嫂道。
还没等江二哥江二嫂买房子,后一年,有传出房子要拆迁的事情。
首都要发展,有一些房子就得拆掉,得重新建设。江家的房子就在这一批,不只是江家的房子,秦家人给秦一舟买的那一套房子也要拆迁了。
房产证上是秦一舟的名字,拆迁款当然应该是秦一舟的。被秦母知道房子拆迁的消息,她想要秦一舟的拆迁款,听说拆迁款会有不少,特别是那些平房的拆迁款比较可观,反倒是筒子楼拆迁款没有那么高。
田可淑还去找了秦立安,她觉得秦父秦母当初给大房的是不是平房,大房的房子拆迁了,都没有那么多钱。而秦一舟的平房拆迁能有不少钱,能分房子还能分钱。田可淑要让秦立安去争,那么大笔钱,怎么能不争。
“不去。”秦立安拒绝去找秦一舟。
秦立安跟田可淑在外面的小巷子里说话,田可淑非得让秦立安